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318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王西村之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2 09: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图为拆迁后的嘉木路。
  
  “嘉木路拆通了!”10月19日,随着黄岩区东城街道王西村嘉木路沿线101间民房轰然倒下,搁置10年的“断头路”终于打通。
  作为王西村连接黄岩老城区和江北商务区的主干道,10年来,嘉木路中段约260米一直未贯通。当地先后四次换了工作组,都铩羽而归。打通嘉木路,作为当地“最难啃的硬骨头”,于今年被列入台州城建攻坚项目。
  今年8月,黄岩区第五次成立征迁工作组进村。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工作组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攻下了这个“难题王”,比市里要求的时间提前一个多月。
  从“最难”到“最快”,拔钉破难时如何梳理和尊重历史遗留问题,城中村改造如何寻求突破,王西村的拆迁实践究竟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王西之痛:十年一梦犹未觉
  从地图上看,王西村被黄岩母亲河永宁江包裹其间,距区政府直线距离仅800余米,西望江北商务区,东临高铁新区,处于城市发展黄金地段的村庄,为何会成为“老大难”?
  事情源于2006年的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迁建工程,当时该工程配套建设1640米长的嘉木路,可连接北城、东城、西城3个城区主要街道。本以为这是一次发展良机,没想到,规划建设涉及到征用的600亩村土地,因为沟通不到位,有37户的拆迁协议始终谈不下来。嘉木路建到一半不得不中断。
  这一拖,就是整整10年。围绕土地、公平、利益、稳定,种种问题在这期间集中涌现,矛盾愈演愈烈。与村民激烈的抵触情绪相对应的,是愈来愈不堪的村庄面貌:危房多达50%以上,许多房屋仅靠几根木头加固;村道狭窄,一发生火灾,连消防车都开不进来;环境卫生恶劣、安全隐患突出、公共服务不足、治安案件频发……
  村民们还在嘉木路上自发竖起两个2.1米高的限高杆,禁止大车出入,学院师生进出受限,影响了该区高等教育发展。嘉木路“断头路”的存在,更导致黄岩城区路网框架难以拉开,主城区交通压力无法缓解。
  “王西村必须要改造,嘉木路再难也要打通!”像是做了一个长长的梦,王西人一觉醒来,惊觉周边其他区块都已面貌一新,唯独自己的村庄还停滞不前。今年4月,台州吹响城市建设攻坚“冲锋号”,梳理出168块“硬骨头”,王西整村改造、嘉木路“断头路”被列入其间。8月中旬,东城街道办事处、东区指挥部成立工作组正式入驻,一场硬仗拉开帷幕。
  王西之变:凝聚共识解心结
  工作组刚进驻时,不少人善意地提醒他们:王西村可是块真正的“硬骨头”,攻下它,难!
  但他们并非毫无准备,早在2014年驻点王西村期间,东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大汐、东区指挥部总指挥王晖就与当地村民有过多次深入交流,充分了解村民意愿,对存在症结也有了清晰的判断:王西整村改造能否顺利推进,利益的协调,情绪的把控,最为关键。
  是自上而下推动,还是自下而上实施?权衡再三后,他们选择了后者。2014年5月26日,王西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全票通过整村拆迁改造提议,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征求村民意见,同意改造的村民签订承诺书,签订率达到90%以上。
  虽然渴望改造,但村民们仍然心结难解:有人怕程序不公开,有人怕政策不公平,有人对改造后的生活心里没底。
  8月16日,工作组在村民代表大会上为此次改造定调:政策公平、程序规范、标准统一、进度公开。这既是承诺,也是“铁律”。他们还向村民展现了一张蓝图:未来的王西村,将成为一个城市滨水生活社区,4公里长的沿江生态廊道,打造创意产业区、都市生活区和大学文化区,并配套建设中小学、办公商业区、医院、公园等。
  占地60亩、588套一期安置房业已结顶,明年就可入住。“安置先行,改造政策与各个环节公开、公平和公正,他们把工作做到了我们的心坎里。”村民程立荣家有8口人,按照人均75平方米,拆迁后将分得600平方米安置面积。
  王西之思:优良作风聚民心
  从抗拒抵触到自发自愿,从10年未决到进度领先,黄岩区委常委蔡理明说,“王西村为当地城中村改造提供了一个样板”。在他看来,除了政策、规划、资金等方面的要素配合之外,基层组织的战斗力至关重要。
  一个多月时间,工作组每个人都成了“拼命三郎”,他们加班加点,没日没夜。张大汐、王晖、程立强更是被村民们笑称为“铁三角”。天气热的时候,3个人一户人家一户人家走过去,衣服被汗水湿透,甚至都晒出了盐渍。有一次深夜,一户村民家几个兄弟闹矛盾,3个人从这头跑到那头,一晚上愣是跑了20多趟。
  在一次又一次的上门走访沟通中,村民们态度转变了,“看这些干部没白没黑地工作,他们图什么呀!”村民们慢慢打开了心结,不仅主动配合拆迁,甚至还接受了工作组提出的全村统一安置思路。
  王西村老房子多,产权复杂,利益纠葛多。工作组专门设立拆迁调解队,当村民遇到财产分割纠纷时,调解队就会当“老娘舅”,威望高的村民会与村干部、律师、司法局工作人员等配合,边讲感情,边讲法律,调解效果很好。
  “改造后居住环境肯定不一样了。”村民程文斌家现有500多平方米临时用房,拆迁后每年会损失10多万元租金。但他却觉得:“改造是大势所趋,不能光顾眼前利益,要向前看。”

来源:台州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6-11-2 13: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说得好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11-2 15:05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说的比唱的好听,真以为都不知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11-2 23:15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
{:1_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