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屋村,有村规,家家户户都来传;讲民主,不独断,大家群众讲了算……茭首叶,糖梗渣,不要随意墩路头……”日前,在澄江街道横屋村流行起了一首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几乎人人都能随口就说上这么一段。原来这是横屋村特意制定的《村规民约》,用“顺口溜”的方式,让村民乐于背诵,也记得更牢。
“《村规民约》,为村民自治树立了‘标杆’,而以‘顺口溜’的形式解读《村规民约》,可以让村民更好地学习、遵守村规民约,建设美丽乡村。”横屋村村干部陈彩斐告诉记者。在横屋村的村委会大楼、老年活动中心的墙上及村民的房前屋后都悬挂着260字的《村规民约》。
据悉,从去年6月份开始,横屋村在区有关部门和澄江街道的支持下,修订《村规民约》。通过修订提议和反复修改,从小范围到大范围,从户到村,经过7次以上的充分酝酿、讨论、辩论,《村规民约》初步制定完成。可是,由于老版《村规民约》过于书面化,激不起村民的阅读兴趣,即便规则厚厚一叠,却也形同虚设。
为此,去年12月,横屋村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决定再次改编《村规民约》。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过网络,向国内的一些先进村取经,确定了以“顺口溜”形式为模板。为了让“顺口溜”更接地气,横屋村在拟定初稿时,还召集村民代表和全体党员征求意见,又数易其稿,今年3月,普及版《村规民约》最终“出炉”。
新版《村规民约》分19条,共计260字,涉及社会治安、消防安全、五水共治、村风民俗等37项内容,紧密贴近群众生活,让村民们逐渐在读懂、熟记、接受的过程中得到教育和启发。“这个‘顺口溜’版本的《村规民约》,内容很全面,读起来也顺,大伙经常在茶余饭后念一念,现在都按照《村民规约》来对照自己平时的行为了。”村民蒋连森说。很多村民把这个“顺口溜”贴在屋里的门上和墙壁上,有的还压在房间写字台的玻璃板下,也有带在口袋里的,即使在散步时也能常看常记,在横屋村,这个“顺口溜”版的《村规民约》逐渐演变成了“墙面文化”“桌面文化”“口袋文化”。
“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让村民自己给自己制订规矩,包括村里其他配套管理也会按照这种做法去做,通过这种自说自唱的形式达到村民自治的目的。”横屋村党支部书记朱阿明说。目前,这个自编自学的《村规民约》“顺口溜”已在横屋村广为流传,在“顺口溜”潜移默化影响下,村民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善。村民们都说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农村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