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守护一方安宁的调解员胡合辉
“这项工作虽平凡细小,但作用不可低估。”这是胡合辉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是沙埠镇的一名调解员,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胡”。在七年的调解生涯中,他竭尽全力履行好一个人民调解员的职责,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凭着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热爱,凭着对群众的一片赤诚,他为百姓化解了一个个纠纷,维护着一方的安宁。
调解工作不能只听片面
因为8.928万元,两个家庭反目成仇,互不退让。今年5月份的一个下午,胡合辉的办公室来了两家人,彼此互相指责,现场气氛尴尬不已。原来,沙埠镇吕白洋村的葛家和陈家曾一起承包土地种植葡萄,后来由于某些原因分开单种。今年,油气管线路过他们的田地,政府给出了8.928万元的补偿。为了这笔钱的分配,两家人闹得不可开交,各有说辞。
看两家人的情绪太过激动,胡合辉婉言劝两家人先回家冷静一下,自己和村干部一起去现场了解情况。村干部告诉胡合辉,两家分地时以抓阄的方式确定葛家葡萄棚为东边12.5棚,陈家为西面7.5棚,而这次油气管线路过的全是葛家的田地。
看过现场后,胡合辉心里有了考量。他私下里分别约见了双方,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将他的道理婉婉道来,等双方都愿意心平气和地来谈问题后,胡合辉再一次把他们约到了一起。经过两个礼拜的平静,两家都表示为了和气,各退一步,葛家分得5.428万元,陈家分得3.5万元。
“我们做调解工作不能只听片面,要查明事实,有的放矢,站在道德法规和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下衡量当事人的行为和诉求是否合理合法。”作为有着7年调节经验的“老娘舅”,胡合辉深有体会。
要不是你,我都不知道我住哪
“小胡,我跟你说,我要没地方住了。”2011年的一天,一位大爷跌跌撞撞地走进胡合辉的办公室。胡合辉定睛一看,这不是下园村的陈老吗?陈老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常年在外打工,老伴过世后他就住在小儿子的家中。胡合辉给老人倒了一杯水,老人却急切地拉过他的手:“你先帮我解决下问题。”
大儿子一年才回家几次,陈老每次见到都格外开心,有什么好的总不会忘了大儿子家,嘴里也常念叨着大儿子的好,而这一切落在小儿子眼里,却很不是滋味。加上老人与小儿子一家的生活习惯不同,互有口角之争,终于在家里一块三分地前全部爆发了。小儿子以哥哥没尽到赡养老人义务为由,让陈老住在廊下,连灯都不让亮。大儿子远在外地,接不回老人,走投无路的陈老只好来找胡合辉解决问题。
来到下园村,胡合辉跟小儿子见了面。没想到几番劝说后,小儿子依旧不为所动,和陈老堵着气,就是不让老人进门。眼看着事情陷入了僵局,胡合辉有点急了。“现在最主要的是如何安置老人,可是小儿子就是在赌气,倔得像头牛,怎么说都不听。”胡合辉有些无奈。老人的生活没有保障,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胡合辉再一次走进了村委会,这一次他听到了一个好消息,陈老的大孙女最近回家住。胡合辉赶紧给大儿子打了电话,让他给女儿传个消息,先接爷爷回家住。老人的住处有了着落,胡合辉的心也放下了。他告诉陈老,要是再有点什么问题,直接去找他。许老坐在干净明亮的房间里,拉着胡合辉的手连声道谢:“要不是你,我都不知道我住哪,谢谢。”
我的工作很有意义
在7年的“老娘舅”生涯中,胡合辉既化解过人命官司,也调解过家长里短,用他的话来说:“我的办公室永远都是吵吵闹闹一堆人。”当事人满面怒火地走进这里,心平气和地离去,胡合辉用他的赤诚和包容,扑灭了矛盾之火,给沙埠镇增添了一抹和谐之彩。
“这项工作虽平凡细小,但作用不可低估。一件纠纷,小则涉及一个或几个家庭,大则连村通乡;轻则吵闹不安,重则入狱判刑。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解,可能发展激化,酿成大的事端,影响社会安定。所以我的工作很有意义,看着当事人满意了,我就高兴了。”胡合辉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凭着对调解工作的满腔热爱,他自2008年担任沙埠镇司法所长、沙埠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以来,尽职尽责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持、指导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2起,调解率达100%,防止“民转刑”6起,阻止非正常性死亡群体性事件3起。在7年的调解工作中,他脚踏实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为沙埠镇的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