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7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一杯水的善举 一座城的温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12 17: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口很渴,上哪儿找水喝?”这是很多劳动者在户外作业时都会遭受的境遇,尤其是长期在烈日下工作的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三轮车夫,摩托车司机等等,他们需要应对高强度的工作,“何以解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行走在街头,我们常常会看到穿行在马路上的环卫工人,他们顶着烈日,有的骑着一辆三轮车按即定的线路来回清扫路面,有的则拿着一把扫帚在一条街上来回走动,捡起地上的垃圾,清扫路边的树叶。他们的车篮子里或手提的塑料袋子里总会装着一两瓶水、一条湿润的毛巾。可我们从没想过他们自备的水喝完了之后,该怎么办?

    今年夏天,我区一些单位、商铺及爱心人士就陆陆续续为这些工作在烈日下的劳动者提供了免费喝水和歇脚的地方,用力所能及的帮助,为这些可亲可敬的人们送上小小的温暖。今天记者带你走进两处爱心摊点,寻访爱心人士背后的故事。

谢华国: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给别人一些方便,也是给自己带来方便。”在黄岩民间融资服务中心橘乡大道网点门口,一张长方形课桌显得格外突兀,与网点高大的形象格格不入。这是怎么回事?记者走进一看:长方形课桌上摆着一个不锈钢茶水桶,水桶右边是一个装有一次性纸杯的纸盒,它的左边则放着若干盒藿香正气水以及数十把扇子。原来这是该网点工作人员专门为环卫工人、过路的行人设立的免费供水点和爱心休息站。

    说起设立这个免费供应开水摊点,该网点经理谢华国告诉记者一个感人的小故事。“5月27日,橘乡大道网点正式开业,在开业前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翻工与装修,制造了很多的建材垃圾。”谢华国说,在这条路上,有一位短发,个子偏矮的环卫大姐,几次三番主动过来帮忙清扫,那么多细碎的玻璃碎片,清扫起来很麻烦,有时候垃圾倒了一车又一车,她都不曾抱怨也不收钱。“大姐,麻烦你了,帮我们整理一下,我们补贴一点钱给你。”碰面的次数多了,谢华国总觉得不好意思再这般麻烦大姐。

    “她做环卫工作很多年了,和周边商铺的人都挺熟,是个挺热心肠的人。”谢华国说,大姐说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经常带着遮阳帽,一手推着垃圾箱,一手挂着一个大袋子,穿行在街边巷口,很辛苦,工资也不高。“脸上冒汗了,就从袋子里拿出毛巾擦一下,也不喝水。”谢华国说,偶尔路过,他会给大姐递上一瓶矿泉水。“她从不进店休息,让她进来喝杯水的机会也少,但给她矿泉水瓶子,她还挺高兴的。”

    从紧锣密鼓的筹备到正式营业,谢华国心里开始有自己的小想法,他要在网点门口摆个小摊子,专门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开水。“这个事我之前在路桥也做过,无非是多买张桌子,再放一个不锈钢水桶,每个月多缴几度的水电费罢了。”谢华国说,在与同事商量了之后,他们就开始分工,从淘宝上购买不锈钢水桶、过滤器等,又跑到附近的商铺买来桌椅。

    “东西买好后,我们算了一下,就四百多点。”谢华国说,汶川地震或是哪里有灾害,自己都会自发地捐钱,但最后却不知道钱用在了哪儿,现在掏点钱在自己眼皮底下做好事,值!

    每天9时,谢华国和同事就将桌子搬到门口,再将一次性纸杯和防暑药品摆在桌子上,最后将清洗干净的茶水桶搬出来,倒入上午烧好的开水……“环卫大姐常在中午的时候过来喝水,也就一杯两杯的。”谢华国说,从开始摆摊后,免费供水的摊点越来越热闹,有时候蹬三轮车的来灌一壶,骑摩托车的司机来领一支藿香正气水,路过的孩子来倒一点……“药品的需求量最大,环卫工人、三轮车夫、出租车司机等人都用的上。”谢华国告诉记者。

    渐渐地,这个点被共青团黄岩区委员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纳入第60个环卫工人爱心休息站,环卫工人都可以进去歇歇脚,喝杯水。

    “我们自己也要喝水,不过是每天再多烧了两三壶罢了。”对谢华国而言,做这些事情只是举手之劳,却在无意识中为他的网点带来了不少声誉。

傅盼盼:

希望有更多的商家来做这样的事情
    “妈妈,这里能免费喝水。”“是的,他们很有爱心呢!”在洞天路嘉丽阳光广场一处公共自行车站点的边上,有一张铺着黄色软布的小桌子,桌上摆着一个不锈钢保温饮水桶,桌边一个纸盒内放着一袋一次性纸杯,纸盒下押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免费饮用水,请随意取用”。这是记者发现的又一个免费供应开水摊点,单独摆放在路边,无人打理,只有纸边写着的三个小字显示供水者的商户名字。

    顺着商户名称,记者联系到摆放该摊点的主人,霜禧家的店主傅盼盼。“我们也是近两个月开始摆放的。”傅盼盼告诉记者,这件事她很早就想做了,直到上个月霜禧家椒江店开业,想着两家店一起行动,就买了桌椅、不锈钢水桶。

    “决定做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就在霜禧家的微信平台上发布了这个消息,呼吁更多的商家参与我们的活动。”傅盼盼说,消息发送没多久,就得到了很多顾客的支持,纷纷为她们出谋划策,提醒我们各种小细节。现在黄岩和椒江都有一些商家在做这些事情,有的是写字楼,有的是寿司店,还有的则是个人在自家楼下摆摊免费供应开水。

    说起做这个活动的初衷,这或许与傅盼盼的生活经历有关。在青海读大学的时候,她就曾资助过一所小学的几名学生,回到黄岩之后,有了霜禧家这个平台,她也就有了更多的想法,做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事情。“有时候在路上走,我也会观察旁边的人,有些挑着担子的爷爷奶奶,他们中的有些可能是从乡下坐车来卖东西的,准备了一天的食物,但是他们喝完自带的水之后,又去哪里找水?”傅盼盼说,遇到这些事情她就会思考。

    后来,看到很多银行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开水,她也开始呼吁更多地商家一起来做这样的事情。“银行设的点在店内,环卫工人需要喝水,首先要迈进门,再去倒这一杯水,我觉得这样会在无意中对他们造成一种压力,产生不好意思的情感。”傅盼盼说,没人看着,大家渴了就去喝水,就不用觉得不好意思,不会觉得是负担,这样子多轻松啊!在她看来,如果要做,就让接受帮助的人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而将摊摆在路边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公共自行车站点边上有一个倒水的地方,我去那边倒过水。”54岁的环卫工人孙西臣对记者说,这个摊点每天都摆着,已经摆了一段时间。孙西臣是负责洞天路一带的清洁工作,每天出门工作前,他都会装一壶热水,有时候工作一个上午,壶里的水就喝完了。“天热,渴得快,我就停在路边,上免费茶摊喝一杯凉茶再继续扫地;有时候也到饭庄、匆忙客等饭店灌热水,他们都不会说我的。”孙西臣说。

    每天上午10时,霜禧家的供水摊点都会准时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有需要的人就可以去喝上一杯。“我们是半个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去茶摊点查看一下,水没了加水,纸杯不多了就装点,再清理一下卫生。”傅盼盼说,夏天提供柠檬水,冬天送上热水,努力做好这么一件小事已经成为他们工作的一部分。

    “8月份台风天气,一会儿天晴一会儿下雨,店里的员工就一会儿搬桌,一会儿收桌,乐此不疲。”傅盼盼告诉记者,那天她很感动,如果刚巧遇到需要喝水的人,你又刚巧在能力范围之内帮助他人,不是很好吗!

    为路过的行人提供一杯水,这并不会耗费你多少成本,也不会消耗你多少时间,这只是我们对劳动者的一份细小关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