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称为“第二银行”,曾经赚得盆满钵满,如今风光不再——
高高的门槛,昏暗的灯光,柜台后面是戴着金丝眼镜的精明掌柜,小算盘一拨,再值钱的东西也被贬成破烂儿……这是很多人对旧社会老式当铺的印象。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在过去,当铺常被认为是穷苦人家穷途末路的去处。时代洪流下,当铺早已换了个名字——典当行,那么,这个以物易钱的古老行业,在当今社会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又面临着哪些现实的困境与尴尬?近日,记者通过走访,一探台州典当行现状。
旧时穷人出入,现今大款光顾
陈敏是台州一家模具厂的老板,年中扩建厂房砸下不少“银子”,最近又新购了一批原材料,眼看就是尾款的还款期,手上却没多少现金。他熟门熟路地摸进了典当行的大门,将自己市值150万元的房子进行典当,用当来的90万元现金解了燃眉之急,一个月后,他付了92.8万元,顺利拿回房子。
“银行贷款要还,月末工资要发,接单也需要定金……我们小公司总有资金周转不开的时候。”说起典当的经历,陈敏略有些不自在,他说,自己也算是典当行的常客,手头紧时当过房也当过车。
事实上,在典当行里,像陈敏这样的主顾并不少见。物与钱的一进一出间,对于掌柜来说,是丰厚的利润;而对于这些当客来说,则是江湖救急的捷径。
记者了解到,在证件齐全的前提下,抵押贵重的生活物件不到一个小时就能获得资金,抵押汽车当天也能拿到钱,房产抵押会稍微慢些,要一到三天左右才能放款。
除了快,典当行的门槛也低,与银行的“嫌贫爱富”不同,即便是“草根级别”的个体户也能通过典当融资成功,小的单子甚至可以只贷几百元。
不过,和银行的一年5.6%的贷款基准利率相比,典当行的借贷利息每月最低以3%打底,还要另加上综合费率,粗粗一算,收费不算便宜。
陈敏不以为意,“应急只需要十天半月的短期贷款,图的就是典当方便!”
一只“iPhone6”能贷三四千元
近日,同泰典当行来了位年轻主顾,拿来了个潮品——自己的iPhone6手机做抵押,获得了3500元的贷款。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百姓“救穷”,大多是拿黄金饰品、衣服等做典当。现今,大伙多用汽车、房产和民品(金饰品、名表)等“新三样”作抵押,而典当电子数码产品的也是屡见不鲜。
典当的数码产品中,最常见的是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考虑到数码产品贬值快,放贷金额并不高。以iPhone6为例,市场价在5000多元,在典当行抵押,能获得3000~4000元的贷款。
如今典当品种类繁多,不乏股权一类的新型当品。不过,从贷款发放的金额来看,房产抵押占了典当生意的“半壁江山”,在有些典当行,房产抵押所占的比率甚至高达八成。
“台州的房价高,相对来说,拿房产做抵押可以获得较多的资金。”银安典当的应先生告诉记者,但当前房产形势并不是很乐观,所以房产典当只能贷到市场价的60%,而在往年,最高可以按照八成放贷。
内行人爱“淘”价廉物美的绝当品
与普遍有些焦虑的当客们不同,走进典当行的“淘宝族”则全然是欢欣鼓舞。
价值2000多元的大颗钻戒、1万元的卡地亚手表、18万元的祖母绿玉坠……在某典当行的橱窗里,记者看到了不少绝当品(客户放弃赎回的当品)。
“和二手市场相比,典当行给出的价格较低,一般主顾都会赎回。”银安典当的应先生介绍,因为对资金周转不利,典当行方面也不希望出现太多绝当品,如果客户暂时有资金困难,典当行会适当延期,所以大多数典当行里的绝当品都比较少。
绝当品基本以黄金、名表、首饰为主。为了回笼资金,各家典当行也会不定时对外出售,吸引一些内行人来“淘宝”试运气。
最让人心动的莫过于绝当品的价格,“就拿实物黄金来说,市场价要是240元/克,我这里就只要220元/克,每克比市场价便宜20元左右,对于一些饰品来说,还要对其品牌、做工等进行估价,差价就相对大了。”路桥金座典当总经理何仙良介绍,像卡地亚的钻石首饰,因为钻小,升值空间不大,售价只有市场价的一到二成。
作为绝当品橱窗里的“常客”,名表的价格也尤为诱人,大约是市场价的三成,劳力士手表相对贵些,是市场价的五成左右。
“一般绝当品在典当时已经过专业的鉴定,还有正规发票,能证明是货真价实的正宗货。”何仙良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名表、黄金等贵重绝当品时,应索要商品的鉴定证书,并仔细检查外包装、型号、功能等,因为通常典当行对绝当品不提供更换。
昔日盆满钵满
如今风光不再
典当行被称为“第二银行”,然而其发展现状远没有表面上那么光鲜,近年来,台州典当行深陷困局。
路桥金座典当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是本地最早一批典当行之一。总经理何仙良告诉记者,起初台州的典当行一个巴掌就能数得过来。直到2005年,政府出台《典当管理办法》,放开了这个市场。
在他的记忆里,2005到2008年是典当行的鼎盛时期,用“门庭若市”形容毫不为过。抵当的,赎当的络绎不绝。典当行的业务也从民用品、贵金属,发展到奢侈品、汽车、房屋的抵押、企业的贷款。
“老百姓能来我们这里,谁去银行啊?你总不可能把手机或电视机拿到银行抵押要求贷几百元钱吧?”说起这事,这个“老江湖”话里不乏自豪。
“不过,这都是‘过去式’了。”何仙良有些黯然,随着银行贷款利息下调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崛起,双面夹击下,不少典当行已经到了“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地步,有些甚至选择关门歇业来抑制亏损。
典当行业的江河日下,在市商务局的一组数据中得到验证。
数据显示,目前台州典当行数量增至47家,比上一年增加了5家。今年前三季度,共发生典当业务12753笔,典当总额17.5亿元,看上去颇为可观,但整个行业的收入并不乐观。前三季度利润不过135万元,比去年同期的699万元缩水近4/5,亏损额也从去年的268万元飙升到851万元。
相比之下,小额贷款公司近年来扶持政策多,属于正规的金融机构,更易被市民接受和信任;甚至也有一部分人在万不得已时,选择了高利息的地下钱庄。而名义上即被定性为“特殊金融机构”的典当行,如何能在独木桥上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
台州市商务局商贸流通处处长田维沛告诉记者,受经济危机影响,近年来典当行的市场萎缩,客户资源急剧下降;另一方面,房产市场阴晴不定,作为利润大头的房产抵押也受到了直接的冲击;如果要拓展名人字画、古玩等业务做大典当生意,又因为评估鉴定人才紧缺和自身规模所限难以成气候。
田维沛直言,“包括台州在内,整体的典当行业本来就小,而且定位尴尬,要想做大做强,实在是难。”
来源:台州商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