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51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环保风采] 长潭:清流依旧 记忆不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4 18: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本帖最后由 zhaoshunyou 于 2013-10-24 18:59 编辑

长潭:清流依旧 记忆不老
   

那是老一辈辛苦付出的历史,也是后人不该忘记的一段历史——2000多个日日夜夜,855万个劳动工,战严寒、冒酷暑,在长潭写下了一首首深情的诗、一个个壮美动人的故事,更有63位水库建设者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翻开长潭水库的旧日往事,1958年8月18日,为治理温黄平原的水旱灾害,改善城乡居民的饮水条件,长潭水库开始动工兴建。到1964年,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用勤劳与智慧、用汗水与泪水,成就了今日台州市民的“大水缸”。

2012年8月18日,我们在长潭水库启动“寻找为水源地奉献的人”活动,寻找那些曾经为长潭水库建设作出过贡献的人,寻找那些与长潭水库有着难舍情结的人……

历经4个月的走访,那些曾经的水库建设者向我们讲述了他们当年的故事。

刺骨冰水里清淤泥

天下着雨。沿着崎岖的山路,驱车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黄岩宁溪镇石花岭村。走进一处写着“石花岭村4号”的陈旧木房,似乎回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板凳、八仙桌、土灶台,木板墙上挂着一张字迹模糊的奖状……

这里是王友云的家。他今年78岁了,从1958年到1962年,他曾一直参与水库建设。

据他回忆,当年他们村共有12个人被派往参加水库建设,每个小队一名,都是年轻力壮的小青年。因为懂水性,他被分配到抽水机管理组,其他的同村人被安排去挖黄土或推手拉车。

有一次,寒冬腊月里“满地霜雪白”,三个抽水机全部被淤泥堵塞,水涨到一人多高,停工两个多小时。

怎么办?这时,王友云自告奋勇,像泥鳅一样钻入水底,忍受着刺骨的冰水,开始着手清淤。5分钟,10分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气憋不住了,他就探出头来透口气。

在刺骨的冰水中,他花了近一两个小时,终于把淤泥全部清理完,工程得以继续。因为这件事,王友云被提升为抽水机组组长。

水库的建设工作是艰苦的。在那个生产力水平低下、缺乏机械化操作的年代,全靠大家的一双手。工地上先是实行双班倒工作制,后改为三班倒。即便是大年初一,工人们也没有回家休息,水库建设照常进行。

他们住茅棚、睡稻草、吃稀饭。“那时候粮食困难,蕃莳、洋芋一人一勺,白米饭更加少,从来没有吃饱过。有时太饿了,连芋头皮、鱼鳞都吃。”老人说。

1960年,因工作表现先进,王友云被调入工程队;1962年,因为是文盲,他被下放回农村,担任指农队队长。几十年来,他一直住在这木房里。为贴补家用,他在房屋的侧面搭了一个小棚子,和老伴一起养了两头猪。

打岩全靠十姑娘

“男人能干,我们也能干。”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自古有之。林阿香,今年76岁,是当年澄江民工团“十姑娘”之一。

“十姑娘”是当年水库建设的一支精锐队伍,她们在比武竞赛中过关斩将、百战百胜、硕果累累。工地上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打岩全靠十姑娘”。

1958年10月21日,工地成立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五花八门的“比、学、赶、超”竞赛活动,如循环红旗赛、比武比巧赛、对口竞赛、单项竞赛、多项竞赛、技术操作表演等。

不过刚开始打岩时,她们这帮姑娘也吃不消,打不了20下就觉得吃力、手骨酸痛。但是她们凭借女性特有的韧劲,咬紧牙关不放弃,一锤一锤继续打。后来,她们还学会了“吊岩打”、“天上落”、“斗底低”等五种开岩操作法。

有一次,在与男子突击组进行打炮眼比赛中,林阿香和其他4位姐妹一起创下了引水隧洞打炮眼的最高纪录。这精明能干劲,众人瞧了,个个竖起大拇指。

不过,林阿香也有马虎的时候。她曾开岩时不小心被石头砸到过脚,也曾被满载的手推车压到过脚,因此落下了腿疾。

六易寒暑,风餐露宿,水库建设过程中难免碰到灰心沮丧的时候,这时民工团的领导就会安慰大家:“困难是暂时的,我们不吃点苦把长潭水引回去,能让子孙后代一直受涝受旱、吃糠咽菜吗?我们受点潮挨点冻,为的是日后有水喝,有粮吃,睡个暖和觉。”

当时,各个团、各个连你追我赶,人人争当突击手,涌现出了宁溪团“水下十勇士”、联丰“火箭队”、“三八英雄连”、“十八虎将”、“十二小英雄”等各路好汉。他们工作热情高涨,万众一心,先后攻克了“决战基槽、合龙堵口、抗洪抢险、冲刺标高”等四大战役,为水库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共产党员,跟我上”

建筑工地上,红旗飘飘。榜样的力量总是无穷的。

1959年12月9日,经中共长潭水库工地党委批准,19名第一批“工地入党”的新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汪维祥便是其中一人。

年近八旬的汪维祥,家住黄岩西城东路村,是当年“隧洞十八勇士”之一。说起当年的事,老人精神矍铄、记忆犹新。

“共产党员,跟我上!”每当遇到艰难险阻,这句话就会在长潭水库的工地上响起。

在决战槽基——挖掘截水槽的过程中,面对呼啸的西北风,冒着零下3-5摄氏度的严寒,党员们奋勇向前,接着共青团员紧跟着,然后一些普通群众也自愿跟上。

“抓晴天,抢阴天,小风小雪是好天,灯火底下是白天,争取一天当两天”,吃苦在先、冲锋在前,在那个非常时期“火线入党”的共产党员们都是这长潭水库建设工地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人,大伙也都以能入党为最大光荣。

有一次,在打山洞的现场,隧洞工兵团领导大声向等待命令的一百多人发问:“谁是共产党员?”大家齐刷刷地举起了手。当然,这其中很多人并不是共产党员。

“老一辈辛苦,下一辈享受”

“一定要表扬了回来,批评了回家可不行。”1958年,34岁的张勤根经洪家建筑工会介绍,前往长潭水库参与建设工作,临行时洪家区委领导嘱咐道。

为了这句话,从到工地报道登记户口的那一天起,他工作就特别卖力,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拿“先进生产者”回来。

张勤根回忆说,“当时工地上插满了红旗,写着百年大计。我先是负责制造手推车、后来是宿舍,等大坝造起来后负责办公大楼建造。”从小跟着哥哥学习做木工的他,在去水库前已经做了近十年的木匠。所以,这些活对他来说都是轻车熟路的事。

很快,张勤根被提拔为施工员,负责全队53人的工作调配。为鼓舞士气,他总是身先士卒。比如刨椽木,规定队员每人每天完成10根,他就完成12根。

后来在建造办公大楼时,张勤根遇到了一大困难。“人要吃饭,屋要木料”,木材公司的木材卖完了。“当时正是封山育林,树木三年不能砍,不然就是坏分子。但没地方买又只能就地取材。一些生产大队看在我是‘先进生产者’的份上,也就都说‘算了,算了’。”提起曾经的往事,老人满脸自豪。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木料,那会张勤根每天起早贪黑、跋山涉水到与永嘉、乐清的交界处砍伐树木。一次搬运时,树木从手拉车上滑了下来,他的左手两个手指被压。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被压的手指只能锯掉。工地安排他休息三天,但他一天也没闲着,记账、派工,依旧忙里忙外。

“老一辈辛苦,下一辈享受”,在椒江葭沚街道董家洋村的老宅里,今年88岁高龄的张勤根一直念叨着。是的,他们做到了。历史渐行渐远,如今,他们很多依旧过着清苦的日子,也正在逐渐老去。

下了雨,门前的路坑坑洼洼,并不好走。临别时,张勤根坚持送记者到门口,并低声道:“和那些在工地上走了的人相比,我真的没做什么……”

7845c41ea21b124747b342.jpg (67.25 KB, 下载次数: 35)

谁说女子不如男

谁说女子不如男

7845c41ea21b124747e343.jpg (58.71 KB, 下载次数: 39)

挥汗溶冰,千军万马越战越猛。

挥汗溶冰,千军万马越战越猛。

7845c41ea21b1247478a40.jpg (57.18 KB, 下载次数: 33)

长潭水库工地妇女宣传队

长潭水库工地妇女宣传队

7845c41ea21b1247479d41.jpg (98.76 KB, 下载次数: 35)

你追我赶大比武

你追我赶大比武

7845c41ea21b1247482a47.jpg (53.82 KB, 下载次数: 34)

7845c41ea21b1247482a47.jpg

7845c41ea21b124748604a.jpg (48.05 KB, 下载次数: 29)

本版图片由长潭水库管理局提供

本版图片由长潭水库管理局提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10-25 03:34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 快乐网吧
向这些建设者们致敬。同时希望长潭水库管理局好好的管理好水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11-9 09:20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
过去的工程质量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