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4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东禅巷朱宅“一门双进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4-2 08: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2024年黄岩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开展老城区历史文脉活化传承研究,有序推进草巷、东禅巷微更新改造。其中提到的东禅巷是黄城的历史街区之一,而东禅巷里的朱宅更是黄城中一座写满历史记忆的老宅院。

东禅巷朱宅

东禅巷朱宅,原址范围在东禅巷西北侧,东傍横巷,南临东禅巷,西止今120号宅与外交界处,北达草巷。(另有东禅巷东头北侧现60号宅院)。

毛太鹏先生在区政协“文史讲堂”讲座中讲到:位于东禅巷西120号朱宅重檐三合院已不全,仅存角落上的匾额,依稀可见“忠厚传家”的券门、门屋通道及里面一进小院。东边118号仅存内外台门框架形状,在直角小道与内门相连,入院子正间连接西侧与120号相隔,单檐、重檐混合,建造年代较早。102号为偏转内外台门设置,入内重檐三合院,仅存东侧部分。临巷98号台门本为四进三合、四合院,单檐、重檐混合,现在前二进从98号门进入,后二进从横巷1号门入。另外,还有60号一进重檐四合院。又存草巷35号弄一带尚遗留骑墙门洞和少许旧屋。

朱宅的建筑艺术风貌,以东禅巷98号整体宅院原貌可概其全部。因其位于转角处,所以设门特别多:台门3座,拱劵门8座,扇门5道。正台门两侧底部饰石浮雕“龙麟祥瑞”“狮虎双雄”“族茂麟趾”图。门屋上置开式双四面套转双八面藻井,这个非常难得,只是这几年已陆续老化掉落。台门石门槛,在整修委羽古迹时,已用作“第二洞天”牌坊刻石。

朱氏主宅七开间,前檐廊上全安排本地风格木作和木雕,斗拱造型极多,如元宝形、莲座型、有象头卷鼻雕,还有远挑龙首含珠雕,就连小小的柱中丁头拱面也浮雕出“四老观图”“三老对弈”,内容十分丰富,画面非常精彩。内宅中的石础还雕刻出古朴的“太阳纹”“飞蝠纹”,在本地古建筑当中很少见。在庭院中还可见到石雕井栏和石雕鼓型敦座数只,都是匠心独运之作,让人一见心生喜爱之情。

朱璜诗歌赏析

我曾屡次来到东禅巷朱宅探访,长廊上有几株方柱和联排木门,感觉这只是一处闹中取静的古民居,并无特别之处。直至读到一首朱璜的长诗,以及进一步了解他的父亲朱炳南,叔父朱煜南,在惊叹这处书香门第之余,这首诗也为我解去了心中存在多年的疑惑。再看朱宅时,总有些悲凉感。

送李静轩官滇南,请假旋里

清·朱璜

我年十八侍尊公,与君款狎年时同。

童试冠军迭雄长,偕升上舍游黉宫。

一自庚申领秋荐,南北分驰希觌面。

忽忽驹阴二十年,京华握手重想见。

承君不弃课诸儿,两年日夕常追随。

红雨顷谭间论史,青灯分座夜吟诗。

只为名场久困踬,牛刀割鸡甘小试。

自古才人州佐多,而君万里滇南莅。

连云石色上遮天,殷地江声到客船。

攀藤路险邮程远,风雨关河应自怜。

不知男儿志远到,击楫澜沧恣笑傲。

千色花光岁暮鲜,百音禽语清晨噪。

对此应令羁抱蠲,一双凫舄去飘然。

独担瓢笙与芦笛,舆歌交颂使君贤。

愧我闲官溷人海,冰丝青髩年年改。

旧雨天涯骤判襟,纷披离绪真千倍。

赠子王祥故佩刀,愿君曳履星辰高。

报最他年遥人觐,相逢泥饮倾芳醪。

君今省亲请给假,骨肉团圆万福迓。

为数征衣再看时,江南二月莺花姹。

这是朱璜写给李诚(静轩)的一首送别长诗,送回家探亲的李诚重赴滇南任职。诗人开头2句写到自己18岁时,和李诚年纪相同,跟从李诚的父亲游学,平时关系非常亲密。两人乡试成绩名列前茅,一同升入太学上舍学习。

据王棻《李静轩先生传·赞》载:“先君梅庵先生,尝从李平斋先生游,与朱黼堂司马璜、孙纯绚茂才镇皆同门友,而独称静轩之学,为不可及”。李诚深得家学真传,晚期又受知于阮元,“吏治亦大可观,不徒以学问显”。文中的李平斋,即李诚的父亲秉钧,字孟钧,一字子衡,号平斋,嘉庆庚午岁贡。在《路桥志略》中存有一篇李秉钧的长诗《太学石鼓歌》,是千载斯文的高度浓缩。另据《国史儒林传稿·戚学标传》载:“李诚字师林,号静轩,黄岩(石曲)人。父秉钧,岁贡生,专治经学,尝从学标游。诚益加博综,贯串该恰。”

3、4两句写到嘉庆庚申(1800)参加秋试,两人一同中举,得到朝廷推荐为官南北一方,整整过了20年,才在京城喜相逢。据民国《黄岩县新志》载:朱璜,字履豫,号黼堂,嘉庆五年(1800)以第八十名的成绩中恩科举人。嘉庆十九年(1814)以二甲四十名中龙汝言榜进士。历任内阁中书,湖北德安府清军同知,谢事后回归故里东禅巷。

5、6、7三句由于诗人宦路不畅,得到挚友李诚的眷顾,在他府上担任家庭教师教导李诚的几位儿子,整整2年日夜追随左右。他们一起论史吟诗,坐而论道,志趣相投。但诗人因为久受官场之挫,颠沛窘迫,只觉大材小用,委屈求全。

8、9、10、11、12、13、14七句诗人笔锋一转,豪气顿至。自古以来名人旷士,都是历任多方履历丰富,好友李诚也远隔万里去云南任职了。古代他乡任职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一路舟车劳顿,极其艰辛。如苏轼父子在任职途中,面对蜀地初来的一路风光,写了众多诗篇。诗人劝慰李诚也一样,面对因时而异的水光山色,即使长途跋涉,也要不辞辛劳一路上好好照顾好自己。好男儿志在四方,李诚在辖区(澜沧江流经西藏、云南两省)工作有声有色,政绩斐然,得到百姓的交口称赞。

据王棻《李静轩先生传》载:“(嘉庆)二十四年(1819),署昭通府鲁殿通判,地界川黔。民俗犷悍,恩威兼施,罪健讼者,月课生童于署,俗渐向化。道光元年(1821)假归,三年(1823)回滇,撰《宦游日记》2卷。”此诗正是作于道光三年,李诚重新赴任滇南之际。这时,他在任通判期间,已经取得一定的政绩。云南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号称“花的海洋”!一年四季繁花不断,百鸟争鸣。而李诚却更加勤勉吏治,在辖区各地留下了足迹。云南人用西南少数民族的簧管乐器瓢笙和芦笛,吹奏称赞他政绩的民谣,歌颂他的贤良。

15、16、17、18四句诗人又笔锋一转,感慨自己怀才不遇、困顿不振,每年变白的鬓发渐渐增多。好友李诚又将启程远赴他乡任职了,此时此刻的离情别绪更加浓重。诗人这里用了“王祥佩刀”的典故,希望李诚也能得到一把神奇的佩刀,以后能登上三公之位。到那时两人重逢,又可把酒言欢,道尽风雅。

最后两句点题,写到李诚这两年准予休假,一家人过着幸福团圆的生活。希望他年李诚功成名就从云南回归到江南时,正是江南好时节,表达了诗人美好的祝愿和期待。

从这首长诗可见朱璜作为进士及第者,从小跟从当地名师游学,国学根基深厚,才华横溢,诗歌造诣可见一斑。但宦途不顺,又让全诗郁勃之气深绕其中,抑扬顿挫,一唱三叹,读后数日仍余音绕梁。

据民国《黄岩县新志》载:朱璜父亲朱炳南,字宗祥,号滌斋,从小跟从临海黄河清学习,黄河清非常器重他。他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中举,以大挑一等分发安徽,历任祁门、宣城、盱眙、颖上、旌德等县知县。盱眙县临洪泽湖,每年都有水患,秋收歉薄,炳南令各富户输粟,设粥厂于四乡,救活许多百姓。颖上武举李云彪、回民李殿元为患乡里,皆擒治之。再署祁门,太湖闹漕事,发大吏檄委接办,炳南剔除积弊,众皆帖然。在皖三十余年,为治皆因地制宜,宽严并用,道光九年(1829)卒于旌德,年七十三。

朱炳南弟朱煜南,字宗盛,号旭亭。乾隆五十四年(1789)中举,嘉庆六年(1801)以三甲一百五十三名中恩科顾皋榜进士。历任直隶、文安知县。

据王棻《柔桥文钞·官小樵夫妇传略》载:“朱氏,名莹,字玉卿,德安府同知黼堂先生璜第三女也!幼读书娴吟咏,于归后常与其夫倡和。”朱璜女儿朱莹,出生书香门第,深受诗书熏陶,是一位名声在外的才女。嫁给东禅巷相隔近百米的名士官德润为妻,郎才女貌,诗词唱和,恩爱有加。现存她的16首诗歌,载在《三台名媛诗辑》。有黄岩名胜九峰的《过九峰》五律一首:九峰峰前过,清幽澣俗襟。夕阳在芳树,小鸟唬空林。流水绕门秀,飞花当户侵。几番回首忘,松柏尚森森。

朱氏后昆朱德园

据毛太鹏先生介绍,朱氏门族另一座临横巷台门,称“文魁”门,更值得怀念和记忆。朱族祖先自清康熙、乾隆开始,才有“功在圣门”勋范。经历了多年,直到晚清咸丰、同治年间,又出了一位后昆朱游,原名亮忠,字德园,候补郎中,著有《道德经证》2卷,李谷士大令、王佑孙孝廉都跟从他问学。他生平与著名书法家赵之谦交好,同治九年(1870)赵之谦途径黄岩,在朱德园家中小住一段时日,为朱家横巷大台门题匾“文魁”,并题书一对门联,上联:家传诗书三千帙;下联:世守门庭五百年。联语概括了朱门几代克绳祖武,诗书传家的修齐观。可惜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历史原因被毁。

朱德园同王棻友谊甚笃,相互探讨学问,经常书信不断,在《柔桥文钞》书信集中存有一篇《与朱德园论生母服书》,足见朱德园国学涵养之深。同时,在民国《黄岩县新志·县河》章节中,有一篇《朱游同治浚河记》记载,脉络清晰,内容详实,是黄岩古城关于县河难得的好文章。另在《台诗四录》古籍中,存有他的《题陶然秋圃图》七绝3首,写的极其空灵。如《其二》:惊飞老鹤出空林,惹得松花落满襟。兀坐浑忘身世事,一杯苦茗等闲斟。

朱德园寄女朱天球,字韵彩,同治庚午(1870)十月十一日出生,光绪庚子年(1900)五月初六去世。据项士元撰《王六潭年谱》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初三日,撰《副室朱安人事略》:安人幼居上海城内虹桥,父某,咸丰间从征战有功,保右职,殁后贫困无依,育于黄岩朱家,视之犹己女,因受氏焉。少魏慧,读书识大体,爱诵唐人诗,学为吟咏。年十九,归余京邸,时余方丧偶,起居饮食,调护维谨。朱天球去世后,她的丈夫王咏霓为她编了一册薄薄的《天球遗稿》诗存。

朱宅的历史变迁

现在去横巷1号,可以见到朝东的台门口院墙上,挂着台州市黄岩区文物局立的黄岩区“三普”登录文物——朱希晦民居牌子。

据《朱劼成先生民国三十三年(1944)日记选》载:“四月廿三日,陈幼谦、沈见谷来告以朱希晦昨夕病亡,身后萧条……余交陈幼谦转交朱秉谦一千元助其殡殓,复函王崧甫邀王定一来,从筹委会送希晦殡仪二千元,以其在县中任教员十余年也。”由于朱劼成是县中筹委会主任,同时他的外孙女嫁给朱希晦的儿子,两人是亲戚关系,所以他对朱希晦比较了解,因而作了朱希晦世讲联一对挽联,哀挽这位在黄岩县立中学任教十多年的教师。上联:桃李盈门不堪充药,诗书满腹岂足疗饥,益信怀才多薄命;下联:有惭葛藟难庇同根,新托葭莩遽悲永诀,可怜感逝对残春。

如今在东禅巷98号临巷朱宅台门前,可以见到朝东的台门口院墙上,挂着台州市黄岩区文物局立的黄岩区“三普”登录文物——刘予肃(玉宇)当铺牌子。横巷3号灰雕券门上,还存有隶书额“同亨恕记”,是民国时期当铺最好的见证,当铺主人为民国时期东禅巷人刘予肃。此处本是朱游一族所有,因为家道中落,大半房产卖给刘予肃。他很有经济头脑,又有预见性眼光,所以资本积累逐渐丰厚。据民国《黄岩县新志》载:“同亨恕记”典当,于民国十年(1921)设立,设立地点位于邑城东禅巷,组织性质独资,资本额2000元,主要业务典当,营业额达20000元,可见业务繁忙。

深究当时历史背景,可以找到民国《黄岩县新志》中词条解释:“本邑在民国十六年(1927)以前并无银钱行庄,金融机关阙为典当,故当商为百业领袖”。刘予肃还曾出任城南镇镇长,民国二十九年(1940),刘予肃当选为黄岩冬令救济委员会委员。据《黄岩县民国三十三年冬令救济概况表》载:设救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周俊甫,副主任委员周侠青,委员有郑敬复、朱劼成、王维积、卢洛平、卢季平、毛静如、许尔纯、周炳文、刘予肃、柯友三、王崧甫、符印山、王佩瑶、卢奇琰、花贯一等黄岩名人27人。同时设筹募委员会,主任委员郑敬复,委员由朱劼成等15人兼任。民国三十二年(1943),刘予肃年开始担任黄岩食盐公卖店负责人,商店选址也在东禅巷。民国三十八年(1949),刘予肃当选为县教育文化协会董事。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