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8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诚信经营的著名商号“王德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2-28 09: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黄岩老城区“三十六街、七十二巷”古宅众多,历代名人故居坐落期间,人文荟萃,历史人文底蕴深厚。而作为清末民国商业代表建筑的王德泰古宅,因为建造时商号财力雄厚,各类建材用料考究,能工巧匠云集,匠心打造了风格独特的宅院,至今仍然得到业内人士推崇。

王德泰为清末民国时期经营布业、绸缎、呢绒的商贾店号。在大街(现劳动北路)草巷西口往南位置开设商号“王德泰布店”,大街西面郏家巷口位置是王德泰墙里店,绸缎、呢绒、布匹货色齐全。墙里店,顾名思义即店铺资金雄厚拥有数间店面,往往临街砌墙,开大门进出,营业在墙里进行。

王德泰古宅原有4处,司厅巷20号只是其中一处,另有寺后巷中段、草巷东头、前殿后巷里各一处。司厅巷20号古宅东起张总爷故居,南临司厅巷,西界朱谦故居,北至原道义巷(现青年东路);寺后巷14号当店,东与原张浚故居(现橘都大酒店)相接,南临寺后巷,西达影城基址,北至司厅巷;草巷北侧东头,原有一处三进四合院,也是家居古宅;前殿后巷里原王氏宗祠,东临天长街民居(现天长南路),南边靠近横街,西傍后巷中段,北临寺后巷民居。

司厅巷王德泰古宅

位于司厅巷东面20号的王德泰古宅,现为黄岩区文物保护点,是现存传统民居中院落形式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由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的一场大火,烧掉了北面的两进四合院,前院过道廊柱上至今留有那场大火的印记。虽然过了一百多年,斗转星移,但双台门愈发显得古朴。王德泰古宅临街台门门扇特色鲜明,整扇门面使用铁皮制作,用铆钉铆出回纹边线,中间铆出“四碟团寿”“富贵吉祥”图案,用来表达王氏一族对人丁兴旺、家业发达的希冀和愿望。古宅中的建筑木雕、石雕雕工精美,立意吉祥和合。如传说人物、神鸟瑞兽、八宝佛手等题材的巧妙应用,并运用了黄岩民间首选的“龙首吞梁”木刻佳作,与栩栩如生的“卷鼻象首”廊梁相呼应。

步入王德泰古宅第一道台门,可以见到一个与古巷平行的长方形天井,整个天井用厚实的石地板铺地。临街院墙上的漏空花窗用瓦片排列组合造型,别具一格。西面隔墙处有一扇造型别致的券门,隔墙上方的灰塑漏窗很有特色。灰塑内台门用长条石铺地,托起石台门框架,两侧辅以简约的嵌线外八字灰墙。门额上方装饰5块横屏,中间门额题字已无法辨别,两侧花卉浮雕依然精美。台门连接宅院,与回字形的二楼房间承接,特色鲜明。

顺着廊道往东步入东厢暖阁,小巧玲珑,别有天地。这里夏日具备遮挡西晒太阳、冬天避风保暖的功能。暖阁走廊上的木雕以瑞兽呈祥立意,形象惟妙惟肖。暖阁影壁营造了一个灰塑平面艺术效果,墙面工艺分上下4个部分,是最让游客称道的建筑特色。最上层带状跨墙头塑“万字”纹锦地间3组吉祥物、花卉;第二层有大三横4块小竖屏,三横中屏塑“刘备招亲”图,旁边二屏开“十字夹喜”漏空窗式;第三层居墙中间立有一个大屏,屏中塑梅枝成“福”字,寓意“日子有福”。左右立大联联屏,塑出“德竖心田家常种福,香浮学圃人尽锄经”,中间题匾“和气致祥”,寓意商业经营以德为先,才能带来福气,辛勤劳动才能吉祥花开带来满园芳香;最底层是花式花坛,可以种植绿植装点庭院。

特别让人觉得赏心悦目的当属四合院内第一进朝北后窗,一整排雕刻精美的木格子花窗,在二层楼房外巧妙延伸,不得不说是这座古宅的另一大亮点。据《大匠之艺——黄岩历史文化遗产图集·传统民居》图书作者毛太鹏先生讲解,王德泰创始人王士英奉王兆藏父嘱,即在司厅巷中段购置地产,构建王族家宅,三进宅院分期建成。王士英在司厅巷安家后,一段时期内还在二进院内创办过家塾。他的三子曰璿,王士骏之子王琎,隔壁朱谦之子朱劼成,还有东禅巷林蔚等黄岩名士年少时都曾在这里诵读。学习的教室设在院子内的西厢房中,学习的内容有《三字经》《论语》《幼学琼林》《古文观止》等,被黄岩人传为佳话。

司厅巷现在还居住着“王德泰”族人,其实“王德泰”不是人名,而是宁溪王氏迁居黄城一脉创设的商号。清代道光中期,宁溪王兆藏来黄岩寻找生计,一开始时租住司厅巷内,以卖豆芽起家,后来陆续买地置产,成为司厅王氏迁城始祖。据尤伯翔先生著、於先海编注的《黄岩忆旧》载:“王德泰是叫的很响的商号名。其创业者只留下‘小元宝’的绰号。据说在宁溪街开小店,有一次梦见扛棺材的,释梦的人说是好梦,因棺材是用绳捆起来的,绳里有棺(官)有材(才),绳谐音城,进城后会走鸿运。果然他进城后大发,拥有布店、终成染坊、当铺的大商号。”

王兆藏育有3个儿子,长子王士英,名宪坤,字象炎,号镜吾,邑庠生,五品衔福建监课大使。道光二十四年(1844)出生,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去世,享年57岁。次子王观成,号镜泉,例贡生。出生于同治十三年(1848),于民国五年(1916)去世。三子王士芬,名宪池,号诵夫,邑庠生。咸丰八年(1858)出生,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去世,任福建试用同知,在任上因患鼠疫亡故。

其中,王观成长子曰俊,名杰,字秀东、佾生。娶土屿张敷纪次女为妻。曰俊通五经,熟谙八股,但体质弱,患有严重肺病。在一次郡试考举中同时为堂兄曰琛代考,发榜后见堂兄中榜,而自己却名落孙山,气急一时吐血,不久之后亡故。同治十三年(1874)出生,于光绪十九年(1893)去世,年仅20岁。次子曰堂,字悦堂,号楚望,光绪二十九年(1903)出生,娶双桂巷卢洛平长女湘萸为妻。悦堂家境殷实,生性平和,一副慈善心肠,举富不忘行善积德,不忘继承家训,热心公益事业,救弱济贫,深受人们称赞。

寺后巷王德泰当店

王德泰当店也是墙里店,位于寺后巷14号是多透组合群院落。院落内东、南、西均有高大围墙,南墙中间设一座很气派的台门。台门外十来米处原有一口远近闻名的水井,据说它与九峰铁米筛井水源相通,曾是周边众多百姓的生活用水水源地。

王德泰当店台门入口,刚好在现台一医智能双层停车场正北面,即前殿后巷北口西侧。整座当店台门和往西灰雕花墙比较简朴,没有过多的灰雕构件呈现。但一打开台门,位于天井当店窗口上的灰雕门额扑面而来,门额两边还有山水图案装饰,门额上边有一条精致的檐脊,含蓄典雅,外简内丰。

天井呈东西方向,宽约2米,长约5米,大石板铺地,内墙下面仍存两个窗口,不知道是不是当年当铺用来交易的窗口。据王氏后人讲述,由于历史的变迁,这座建于清代后期的当店,在民国时期经历了王家家业衰败,导致整座王德泰当店被变卖的事实。整座当店转卖给黄岩南乡章氏,章氏继承金融产业,继续用来开设私人银行,生意兴隆。解放之后,这里成了黄岩粮管所的功用房,其中有几间还曾作为天长分社办公用房,直到后来重新分配给居民作为住房。透过王德泰当店的历史变迁,我们看到了一个氏族的兴衰。

王德泰当店第二道台门在天井西端,至今灰雕样式依旧,门额上的图案依稀可辨,两扇木门显得格外稳重,木门后面一株木门栓由上往下扣住,厚实而牢固,我们第一次尝试以抱着门栓上抬的方式去开门,都觉得很有意思。

尽管当店古宅经历了一百多年,但依然古朴,气象宏伟。整座位于两巷之间的四进房屋建筑大院,是当下黄城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宅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王德泰当店的前世今生,趁着初冬这个周末阳光正好,我初中同学兼文学同好辛仕忠带着他读幼儿园的女儿小贝,陪我实地考察走访,当我数着7间面主屋轩廊下长2米的15条铺地石梁,外加廊道上的两块并置大石板,以及石板道地上平行的五块石板建筑时,让他不由惊叹这么多石梁、石板铺地,得花费多少巨资去建造这么大一个宅院。

七间面2层主屋楼房庄重气派,每个房间布置都是匠心独运,为了防止水患,房间的石板都离走廊上抬10厘米左右。房屋中间前后进石板通道很狭窄,仅容挑一担箩筐通行。轩廊上的卷梁很坚实,用料考究,回龙形直梁上再叠月梁,雕刻人物图案,精雕细琢,工艺精湛。一个个巨大的青釉石石础上竖着粗大的廊柱,只是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木柱蛀痕,后人略加以修缮。

主屋宽大的石板,粗大的青釉石础,挺拔的木柱,坚实的斗拱,造型别致的龙首吞梁,雕工精美的月梁,这些高品质屋料的使用,让百年之后的古建筑依然气象宏伟,足见王德泰当店有着强大的财力支撑,才有如此恢弘的建筑。

主屋往东是一座小花园,走过曲廊尽头迎面可见一口方池,多年前我去参观时可见池中锦鲤游动。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寸土寸金地带,小花园内拥有一口流动的方池,放眼整座黄城古宅少有。北侧三间面辅房前,方池覆莲石栏古朴精美,呼应池子南面一墙灰雕影壁,壁上中间似乎原有一个大字,两侧有一对竖屏。上方中间本有花园题额,两侧有灰塑画屏,它们在灰脊上的悬挂藤蔓映衬下,富有诗情画意,让人别开生面。只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迷人的文化亮点全已消失,只能依稀分辨之后去联想。

池子入口有二级石阶,让人一见犹生喜爱,遥想古时主人在这里嬉水的模样,让人心生温暖。抬头可见木构石板瓦房当铺向花园伸展的屋檐翘角,犹如五凤楼上的有凤来仪,为小花园平添了几分灵动意趣,它与边上通往正屋通道前庄重儒雅、实用大方的劵门相得益彰。也许是侧门底下两孔灰雕排水口太精美,吸引了一起的小女孩蹲身反复细看,我们拍她光影交错中的模样,她却奶声奶气地扭头说:“你们咋老拍我呀!”让人忍俊不禁。

穿过第一进主屋通道,往北来到第二进砖木结构的古宅前,细数了一下这是一幢十间面的房屋,它的建筑风格虽然没有第一进房屋来得浑厚,但是显得更加自然实用。抬头见到通道上方朝西的一堵马头墙很有特色,屋顶左右灰塑龙脊显得很气派。通道旁一张通往二楼的木扶梯很有特色,因为好奇驱使,我们3人拾级而上到二楼木板通道上透过后窗欣赏风景,远眺北侧一排排古宅尽收眼底,鳞次栉比,非常壮观。

由于黄岩影城建设需要,这进房屋西侧几间房屋被截去裸露西墙,本来高挺在屋顶的灰塑龙脊断了部分,让人引以为憾。同样,这幢房子的后进西侧也被截去两间,残缺挺立。只是屋顶东侧的塑身龙头,在蔚蓝的天宇下,显得愈发精神抖擞。我们下楼穿过通道想继续往北走,由于北侧临街店铺改造无法直达司厅巷,只能从侧门步入黄岩影城,直到位于司厅巷20号的王德泰故居继续参观。

很庆幸,今天刚好是主人孙女的大喜日子,主人忙里偷闲给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王氏古宅的前世今生,让我们了解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也解开了我心中多年来的一些困惑。比如王德泰当店的历史变迁,从他口中让我恍然大悟。我们相约挑一个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的好日子,再来探访王德泰故居,或许他会带给我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王德泰另两处古宅

王德泰草巷家居古宅,是当时王德泰花重金购买的一座三进四和院,由于旧城改造现已拆除。据毛太鹏先生讲述,当时在拆迁时他还带了速写本去想把它画下来,可是画的速度远没有挖土机的速度快,回想起古香古色的宅子瞬间成了断壁残垣,至今他还后悔没有用相机将四合院拍摄下来。

至于前殿后巷里王氏宗祠,原是这里的地标性建筑物。整座祠堂建筑样式考究,大殿内的独木红漆廊柱需要两人合抱,柱底青釉石覆莲大石础浮雕精美,单是一个石础就要费工近50工。祠堂内还有养着鲤鱼的莲花池,进入后院卷洞门,还可见到造型别致的菩提树。

当时王氏后人王曰堂征得族人同意,于民国十九年(1930)八月,在城内寺后巷前殿后王氏宗祠内,分出王氏祠堂房屋9间,创办“私立悦堂代用国民学校”,并捐出家田100亩作为学田,聘请教职工3人,始招学生156名,分为三级。王悦堂创办小学,在乡人间一直传诵“悦堂小学,呒铜钿白读”,可见他人品之高。学校后来改为天长小学,由于天长小学和滨江小学合并,校址改为黄岩启智学校,现在这个区块已改建成新“天铂华庭”新小区。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随着岁月的变迁,清末民国时期黄岩名声显赫的民营经济典范王德泰,以商号、船舶、当铺(金融业)为主产业的辉煌历史过往,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司厅巷王氏崇文重商、矢志兴业的浙商精神,依然激发当下更多黄岩人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在风云变幻中踔厉奋发,一路向前。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