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4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王天勋:匠心竹韵 编织人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2-12 11: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竹编,即用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编织成各种生活用具和观赏陈设品的一种手工艺,历史悠久。“传千年而分九州,聚宇内而布四海,为农之具,为士之器,亦俗亦雅。”在世人所著《竹编赋》中,称赞竹编制品古朴典雅、美观实用,为民间广泛实用,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是民间文化艺术的结晶。

王天勋,第五批黄岩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岩竹编”代表性传承人,19岁开始学习竹编,成为一名以编织竹篾为生的篾匠。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他从手艺生疏到纯熟老练再到独擅胜场,始终致力于黄岩竹编工艺的创新与完善,为黄岩竹编工艺的传承发展执着坚守。

学竹编技 养家糊口

老话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黄岩西部的宁溪镇,山地资源丰富,毛竹种植面积广阔,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件竹编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如提篮、箩筐、篾席、簸箕、米筛等。

“竹编的篮子箩筐耐用、结实,你看这些篾席我们都用了几十年了,坏了破了补补还能用,我们老一辈人啊,都喜欢用竹编的工具。”宁溪街头,几位老人一边拿着竹篾席晾晒菜干一边聊着天,话语间充满了对这项传统工艺的认可。

谈起谁的竹编手艺“杀甲”,王天勋是当地人公认的好篾匠。

王天勋,19岁时师从篾匠郑开羽,从事竹编行业已有54年。“小时候家里穷,我家中兄弟有三个,我排行第二,读到小学后就辍学了,人生只有种田和学手艺这两条出路,我选择了学手艺,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对当时农村出来的我们来说,能掌握一门手艺养家糊口是一件很幸运的事。”王天勋向记者聊起了他的学艺经过。

王天勋跟着师父学习了三年竹编手艺,掌握了各类蔑器的制作工艺,“我师父夸我聪明,三年就把他的手艺全学会了,出师后第二年我便能独立门户带徒弟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篾匠同木匠、泥瓦匠等手艺人一样,在民间颇受欢迎。农户家中如需添置竹编用具,便会提前购买或砍伐好毛竹,预约篾匠上门做工。

“那时没有商店卖这些用具,老百姓都是自己做或请人做。他们找到我预约好时间后,我会带着徒弟到东家做工。一个人一天工钱是一块三毛钱,一个月能赚四十多元钱,在当时,这个工钱已经能养家糊口了。”王天勋说。

宁溪镇、上郑乡、富山乡、上垟乡……黄岩区域内盛产毛竹的地方,王天勋都走了一遍。靠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精湛的手艺,他的名气在行业内越来越响,远在温州永嘉、温岭的客户都会找上门来预约做蔑器。

“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外面干活,我负责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和一亩多田地。尤其是当时国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那几年,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农具,他的工期基本上都被排满,有时甚至来不及做。有他这个手艺在,那时我们日子过得也宽裕些。”王天勋的妻子李冬英笑着说。

匠心追求 精益求精

竹编为全手工操作,工序复杂。普通的一件竹编米筛,需要篾匠近两日功夫,精美一些的箩篮蔑器,则需要篾匠数十天的精心编制。篾匠要先将竹子经锯切、卷节、剖竹、开间、劈蔑、刮蔑、劈丝、抽丝及浑丝等多道工序,制成各种竹丝蔑片,然后将竹丝篾片挑压编制,再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和器型。

在王天勋的家里,妻子特地为他整理出一个房间,专门摆放他近年来编制出的竹编精品。

“你看这个畚斗,看上去是透气的,实际上它有双层,且竹丝和竹丝之间编织的非常紧密,往里面倒酒倒水,都不会滴散出去。”王天勋介绍,美观耐用的蔑器对原材料要求很高,竹子要挑选“叶下竹”,这种竹子制作的竹丝笔直、质地坚实柔韧,不易断不易散。“我喜欢自己去山上挑竹子,这很考验手艺人的眼光和耐心,但挑到好竹子,做一件好蔑器,比让我喝一顿老酒都开心。”王天勋笑着说。

王天勋步入花甲之年后,子女怕他外出做工太过辛苦,便嘱咐他在家养老,可闲不住的王天勋,总想着让自己的竹编技艺再精进一些,便四处“学艺”。他制作的竹编作品中,除了具有黄岩当地特色的竹编,还有徽州提篮、南京八角提盒、福建箩篮等工艺品。

“我到安徽、福建、江苏、江西这些地方旅游时,一定要去当地的博物馆看一看,看到好的蔑器,我就用相机拍下来回家研究。这是我在厦门博物馆里看到的,咱们黄岩当地没有这种箩篮,但它的器型非常好看,有学习价值,我在家就琢磨着自己也编了一个。”王天勋指着一对“福寿篮”说道。

在王天勋的家里,名为“龙凤春兰”的幢篮担是他颇为得意的一件作品。幢篮担是民间竹编工艺品,设计精巧,造型生动,制作精细,一担幢篮共六盒,两头各三盒,盒盖上编织有龙凤图样,两篮可由一根扁担挑着走。

“上面的龙凤图案不是绘画上去的,是用竹丝编织出的浮雕。它是具有黄岩本地竹编特色的作品,现在黄岩很少有人能把它再编制出来。”王天勋介绍,以前在黄岩,每逢婚丧嫁娶、重大民俗节庆或做寿上梁的重要日子,人们都要挑幢篮担。“我在一场文化展中见过它,回来后念念不忘,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它的编织工艺,最后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它编制出来,完成一件竹编精品的乐趣是其他事情代替不了的。”聊起当初成功打造出“龙凤春兰”的那一刻,王天勋的语气里仍透露出喜悦。

传承之路 任重道远

艺术品珍藏越久越珍贵,可制作艺术品的传统工艺却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消逝”。黄岩竹编同其他传统工艺一样,在生存和维系的环境发生变化后,也遭遇到了传承难、创新难、变现难的困境。

“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好了,喜欢买塑料、不锈钢制品的多,即使花心思编了一些器具,买的人没有,还不如自己收藏。”王天勋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审美价值的改变,对竹编的需求日渐减少,再加上竹编成本高、原材料难找,竹编制品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一个手艺好的篾匠工钱现在涨到了一天两三百元,编织一个米筛要两天,一件幢篮要一个多月,你算一下,仅工费成本就几百、数千元,是不是很高?可买一个塑料筛子或篮子才几十块,所以买竹编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王天勋说,竹编市场的萎缩也导致从事竹编行业的人越来越少。

“我带过的徒弟全部都转行了,非常可惜,我也清楚,他们需要生存,可靠竹编养活自己都难,别说养家了。”王天勋苦笑道,从24岁开始,他就一直带徒弟做竹编,跟着他学艺的人有数十位,但是近二十年来,学竹编的人越来越少,以前学成出师的徒弟都已从事与竹编行业无关的工作。

“我们都觉得竹编是一门值得传承的好技艺,正是靠着这门技艺,父亲养大了我们姐弟两个。可是与流水线生产的产品比,一件竹编作品全靠手工做,出工慢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市场需求又少。如果专门从事这个行业,在当今社会会很难生存,所以我的父亲不会强迫我们学习这门技艺。”王天勋的女儿王方红说,作为儿女,她对父亲渴望传承竹编技艺的心情非常理解,也会想方设法帮助父亲去宣传竹编技艺。

“现在短视频平台比较受年轻人欢迎,所以我经常会拍些父亲如何制作竹编的短视频发到抖音或者微信平台,点赞的人很多,大家都说我父亲的竹编技艺好,还有人说要跟着学的。”王方红打开手机的微信平台,每一条短视频下都有数百条的点赞或评论,“这个短视频号名为‘竹之创造力’,我每次给父亲拍摄时,他都很开心自己的技艺能被那么多人认可。我们虽然没有传承这项技艺,但都认为这样好的技艺应该被更多人看到、被分享、被关注。”

三年打杂,十年入行。竹编工艺的传承之难不仅仅源于传统工艺生存环境的变化,更多的还有人们价值取向的改变。老艺人们的坚守,守的不仅仅是一份传统技艺,还有一份匠心。

“年纪大了,平时技痒的时候会坐下编一会儿,做太久的话,腰实在受不了,常常弯不下去了。等实在弯不下去的时候,我应该就不再做竹编了。”和记者谈笑间,一把竹丝在王天勋的巧手下已被编织成了一个筛底,网孔均匀细密,在阳光的照射下,米黄色的竹丝反射出如瓷器釉面般的光泽。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