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45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青燕归巢”数字改革 铺就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之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7-22 0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以前想找政务类的实习岗太难了,感觉摸不到门路,现在有了这个平台,真的方便了许多。”近日,在区政府21楼会议室内,8名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与团区委、区数字化改革专班工作人员相对而坐,讲述自己对“青燕归巢”应用青年端的应用体验和改进建议。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人才,自2019年以来,我区通过“青燕归巢计划”“千人千岗”项目,不断组织在黄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吸引更多在外求学的学子回归家乡,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来。

今年,团区委以“台州共青团数字化改革”试点为契机,聚焦青年、高校、企业、政府四重维度,以数字赋能,全面升级“青燕归巢计划”,于6月在“浙里办”客户端正式上线该应用。大学生们只需打开“浙里办”客户端,搜索“青省心”,随后选择“我要就业实习”栏目,就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区域和需求,选择感兴趣的岗位。

“真的很方便,而且我日后就计划考公,能提前进入政务岗实习,对我以后更快适应公务员工作,包括公考申论这方面都能有帮助。”就读于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郑佳瑜说。

暑假开始后,郑佳瑜就来到区数字化改革主导战略工作专班报到,慢慢学习报表、文件的制作整理和各类信息汇总。据她介绍,此前学校安排的实习机会基本由大四毕业生包揽,其它学生可选择的余地不多,“青燕归巢”应用的及时上线,为他们这些想尽早开展社会实践的大一、大二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与郑佳瑜相似,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一学生郑烨璐也顺利通过该应用得到了专业对口的政务岗位。“今年,整个台州范围提供了8000多个暑期实践岗位,选择还是非常多的。能够提前进行岗位实践,有助于我自己提升专业知识的理解,也能增加我对家乡的归属感,我也计划在毕业后回到黄岩工作。”

据悉,“青燕归巢”应用青年端已打造集实践园、实习海、校企桥、实践评、就业港、护航盾、招引站、留浙包八大应用场景为一体的青年实习实践服务体系,创新构建“一对一”导师制度、“青燕码”机制以及实习实践护航机制,打通实习青年从初次实践到毕业实习再到入职就业全链路,让原本单一的“一次性”实践变为具有多元性、持续性的长效机制。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需要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为青年扎根城市提供机会和动力。”团区委书记陈含表示,“数字化升级是手段,核心还是对实践实习机制进行改良升级。比如以前都是一个导师带一支队伍,现在则是‘一对一’进行精准辅导和回访联系。另外,我们也联合多部门,逐步提升‘青燕码’的分量,围绕大学生衣食住行的需求,提供政策优惠,以多种举措将人才引到台州,留在台州。”

目前,“青燕归巢”应用青年端使用范围由全区扩展至台州全市(市本级和9个区县市),活动内容涵盖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志愿实践、团队实践、就业实践,已覆盖台科院、台州学院等高校,实现台州市域高校群体的业务应用。

截至7月17日,该应用已注册用户15180人,汇聚招聘岗位数10636个,已报名11275人次,涉及省内外528所各类大学。相比去年实施的千人岗计划,岗位数量增加50%,报名人数增加230%。根据台州市内台州学院、台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反馈,大四毕业生留台实习率同比上升23%。

下阶段,团区委、区数字化改革专班将继续携手设计团队,不断对“青燕归巢”应用模块进行优化,提升岗位精准匹配度,推进校企共建等机制,并根据实际需求推进各类场景、数据归集和数据模型开发,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之路添砖加瓦。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