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8月23日)
浙江日报刊发
《台州黄岩沙滩村用科技改造古建筑
老宅“绿”了 小村红了 日子火了 》
报道了黄岩沙滩村
一座废弃“粮仓”向科技“粮宿”
华丽转身的故事
↓↓↓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这座小山村里的“黑科技”
∨
“我们的民宿冬暖夏凉,天气越热,游客越多,8月的订单在月初就排满了。”提起位于黄岩屿头乡沙滩村的“粮宿”,工作人员章燕红很是自豪。
正如“粮宿”其名,这间民宿是由粮仓改造的。一个废弃的粮仓,能做什么?沙滩村为它“盖”上了两个标签:绿色节能和“Loft”多功能民宿。
“别看是在山里,又是老建筑,我们的房子一点也不怕潮。”屿头乡团委书记吴佳男说着,就朝民宿外墙泼了一杯水,这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水不但没有渗进墙体,反倒向四处溅了开去。原来,民宿的墙体采用了最新高科技绿色环保防水涂料,有效破解了老建筑易潮的难题。
由粮仓改造的“粮宿”,用上了不少环保“黑科技”。 屿头乡供图
高温天,在外热得出汗,可一走进“粮宿”,瞬间感觉清凉不少。抬头环视,却没发现空调的影子。见记者疑惑,吴佳男笑着指了指内墙说道,这些看着平平无奇的墙壁,是由高性能的隔热材料做成的,室内温度受外界影响小,即便是夏天,也不需要开空调。小小“粮宿”,处处藏着“黑科技”,庭院里配备着高颜值的渗水草坪及生态景观;顺着屋顶铺设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能将雨水净化后回收利用……
粮仓化身现代化“绿建筑”,正是屿头乡以绿色为乡村振兴赋能的一个缩影。位于黄岩西部长潭水库上游的沙滩村,依山傍水、底蕴深厚,是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然而,随着新村异地重建,村民陆续搬离。转折发生在2013年,黄岩请来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团队,指导建设美丽乡村。与此同时,一股绿旋风也刮进村里。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让古村落、古建筑‘活’起来,还要可持续。为此,我们在房屋改造的时候,也把‘生态、环保、实用’的绿色建筑理念融入进来。”屿头乡党委书记陈康说,经过改造,旧粮仓变成环保的民宿,兽医站摇身一变成了游客中心和文化礼堂,卫生站化身同济大学美丽乡村实践基地……古建筑在保持原貌的同时,也因环保“黑科技”的注入而重焕生机。
古村生机勃勃,人气随之而来。2018年2月,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正式揭牌,沙滩村凭借独特的古建筑和绿色发展理念,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培训人员。据统计,乡村振兴学院自成立以来,共承接培训班和考察团477批次,接待人员1.2万人次。
村子热闹起来,受益最大的是村民。在沙滩老街的“阿玲馒头店”,老板娘黄菊玲正忙活着,馒头刚一出锅,甘甜的香味就顺着窗户飘了出来。她乐呵呵地向记者分享:“生意好得很,做梦都想不到,馒头也能成‘网红’。”早些年,她的馒头只是在村里卖,外地游客来之后,老街的馒头香就飘到了外地。现在,每天卖出的馒头有五六千个,一年下来收入也有五六十万元。
如今的沙滩村,白天游人如织,充满现代感的老建筑勾起了游客们的好奇心,也给村民带来超10万元的人均年收入。从百年历史中走来,在绿色发展中蜕变,沙滩村的发展方向愈加清晰。
【数读】
近年来,台州市黄岩区白鹤岭下村、横溪村等6个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创成19个省级森林城镇,建成中国柑橘博览园等4个省级生态文化基地,创建省、市级乡村振兴精品村24个,建成美丽庭院2.4万户。绿色旅游新业态助力全区旅游总收入突破370亿元。
来源:浙江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