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0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千张纸:千竹硾捣 万张祈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2-18 14: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一张纸
一张有着特殊意义的纸
一张纪念逝去亲人祖先的纸

千张纸——这个外表粗糙且表面泛黄的纸品,成了特殊节日里人们祭祀祖先、告慰神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星星点点燃起的火焰间,包含的是人们对逝去祖先的敬意和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期待。

在解放后,越来越多的人信奉科学,千张产业遭遇了停滞期,但在黄岩宁溪的岭根村和半岭堂村,依然还有老手艺人坚持着传统技艺。这一次,我们将寻秘古村,见证这门濒危的老手艺。


//竹纸流程 条太原创插画 //







位于黄岩富山乡的半岭堂村,群山环绕,溪水从屋前淙淙流过,像是一颗绿色的明珠镶嵌在西部山区。

还未入半岭堂,便可看见漫山遍野的翠竹在风中摇曳,入眼碧绿,婆娑起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山里盛产的翠竹提供了造纸的原料,半岭堂人的勤劳和匠心为千张纸注入了灵魂。



靠山吃山,漫山遍野的嫩竹给当地人提供了两条生存之道:卖嫩竹和造纸。解放前,造纸在半岭堂村掀起了高潮,成为一带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至今,在半岭堂村的山路砌石上,还留有悠久历史和当年盛况的“铁证”——拖苦竹磨擦而成的条条半圆形的痕迹。长年累月的拖拽,痕迹已经深入纹理,成了砌石的一部分。




生产千张利用水碓,引用山溪流水冲击水碓,自动捣舂。我们去的那天,因为连日干旱,山水枯竭,没有赶上做千张的好时候。

村民介绍,现在已经基本上不做千张了:“手工造纸耗时长、工序繁琐、制作成本高,在机器造纸的冲击下,买的人已经不多了,再加上年轻人都进城去了,现在还会千张制作工艺的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了。”

简易搭建的棚屋里,还留着制作千张的工具、容器,水车因长久未动无力地耷拉着脑袋,原本盛满纸浆的水缸已经落下了一层灰,锄头和镰刀上已经出现了一点点锈迹……文化礼堂管理员热心为我们介绍着每一样工艺所对应的造纸流程, 通过他的言语,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家家造纸的解放年代。

手工造纸的余韵已渐渐散去,唯有静静矗立的竹纸博物馆还记载着历史的变迁,做千张的各项工具、繁琐的各式流程、每一步做完之后的成品,都一一地收藏在展柜和kt板上,呈现在每一个前来观看的大众面前。




1


量尺
印章
纸帘
錾纸刀
鼓状木槌
这些很多人生活中碰不到的东西,却囊括了牟连森的一生。由于家里生活困难,在读完小学4年级后,牟连森就辍学,跟着父亲学造纸、做千张。从孩提时代到耄耋之年,千张纸便是他一生的缩影。



阳光混合着白炽灯光,打在牟连森家的墙板上,墙壁上挂着各种造纸的老物件,这些都是他“吃饭”的东西。有些已经磨损地很破旧了,他仍旧舍不得扔。

据牟连森所知,从他的高曾祖父“小当家”那代便开始做千张,到他这已经是第六代了。而他这一做,便是一生。


制作千张的工艺极其复杂,要经历断料、捣竹、浆料、堆烘、冲洗、捣桨、抄纸、压纸、晒纸等一系列过程,才能将一捆捆竹子变成了一张张千张纸。

做千张,不只要技术,还要耗费极大的体力和耐力,斫竹、捣料、切纸,每一项,都不是容易活。几经沉浮,如今在岭根村,仍然坚持手工千张制作的只剩他们一家。这项”吃力不赚钱“的工作,被年轻人排除在就业选择范围之内。

如何让千张技艺被更多人接受和传承,成为了亘在老人心头的一块大石。




竹纸制作这门古老的手艺,在黄岩流传千余年,繁荣过,也式微过,几经沉浮,现在仅在宁溪、富山一带还可偶见手工千张纸的制作。

现在的年轻人大都见过千张的成品,却越来越少的人知道千张的原料和制作,那不妨去半岭堂村竹纸博物馆,了解详细的工艺流程;去岭根村,跟着牟连森夫妇体验一把造纸的乐趣……

从兴盛到没落,是时代发展的选择,但每一项非遗技艺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推广,时代在前行,但记忆可以驻足。



来源:黄岩区博物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