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岩区沙埠镇扎实开展五水共治工作
夏季,鸟语蝉鸣,河水清澈,缓缓流淌。河长制实施以来的治水实践,已经让黄岩沙埠镇管辖范围内的各条河流焕然一新。河道干净了,水质更好了,这离不开各级河长和巡河员的辛苦付出。
8月7日中午,黄岩区沙埠镇繁三村支部书记王卿鹏,戴着草帽在南岙溪繁三村段河床边巡查,发现了河段内出现死鱼,迅速上报镇治水办查明原因,并安排保洁人员清理。“根据河长制规定,我作为南岙溪繁三段村级河长,巡河每周不少于1次,主要巡查内容是有没有乱倒垃圾、乱搭违建、乱排污水等。无论多忙,我都会坚持当好河长,尽职尽责护好责任河段。”王卿鹏说。每天他都会抽空到河边上转转,这也成为了他的一个习惯。
8月8日傍晚,牟锡华卷着裤管在南支坑里捡拾矿泉水瓶、塑料袋。他是南六坑村村委会副主任,也是一名村级河道巡查员,负责巡查南支坑。“南支坑水质很好,平时为了节省开支,在巡河中发现垃圾等小问题我都是亲自动手。但遇到雨大水急,漂浮垃圾、杂草多时,就只能安排人去打捞。”牟锡华说,今年以来共安排打捞过垃圾4次,基本每次巡河都有清理各种漂浮物。他是一名普通巡河员,却能按照“河长”的要求,管护好河道的环境卫生,还一河清水给村民。
自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沙埠镇党委、政府按照省、市、区安排部署,设立镇总河长、镇级、村级河长三级河长模式,做到镇域内河道(河段)河长全覆盖,并聘请河道巡查员(巡河员),按照“河长制”的要求常态化巡河,对辖区内河道保洁、排水排污等内容进行不间断巡查,记好巡河记录,纳入巡河台账,实行属地包干认领的方式。河长不只是问题的发现者,更是问题的解决者,将整改任务具体化、明确化,跟踪督促整改过程,力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及时销号,确保河道问题整改到位。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镇各级河长已累计巡查1076次,发现问题174次,解决问题162次,共开展联合执法8次,清理主要河流河床种植5千米、拆除沿河违建6处、关停沿河养殖场12家、清理河道垃圾约2万方。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