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网络平台上开始拍卖,老板希望大家买去做标本
还记得那条成了传奇的“月亮鱼”吗?土豪买来做自己的生日礼物,拓画大师专程从西安飞来拓画。
温岭渔民又捕到了一条珍稀鱼类,犁头鳐。比之前那条“月亮鱼”更重,目测有二三百斤。
这条犁头鳐,昨晚已开始在网络拍卖平台上拍卖,今晚10点半拍卖结束。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去竞拍,也可以当“吃瓜群众”围观。
因为这种鱼非常稀少,拍卖平台老板说买去吃了太可惜,建议做成标本。
1
渔民又捕到“怪鱼”
上次捕到“月亮鱼”的是温岭渔船,这次捕到犁头鳐的,同样是温岭渔船。看来,最近温岭渔船的运气不错。
因为渔船老板很低调,不愿接受媒体采访,记者从知情人那里得知,这条鱼是1月27日下午在东海深海区域捕到的,是底拖网作业拖上来的。当时海面上风浪挺大,拖上来的鱼货不多,这条鱼算是最大的了。
因为船上没有称,目测鱼的重量在200斤到300斤之间。船员拿皮尺量了一下,足足有2.3米。
这鱼全身黑乎乎的,头部有点像放大版的鲶鱼,但头上长了两个小小的犄角。身材很像鲨鱼,身上有凸起的花纹,上面布满了硬硬的小刺。船上有不少半辈子跟鱼打交道的老渔民,但谁也不认识这条鱼。
2
这是稀有的犁头鳐
有好奇心强的船员,将鱼的照片发到了网上,希望知道鱼的品种。
网友们是脑洞大开,给这条鱼命名。有说叫“恩索”,因为它头上的犄角,很像麻将里的五条,温岭方言就念“恩索”;还是因为这个犄角,有网友说,直接叫“龙头鱼”吧;有网友说这条鱼看起来呆萌呆萌的,就叫“呆呆鱼”;脑袋上有“火”字,叫“火火鱼”。
当然,有靠谱的专家出来解答了。浙江省海洋研究所的朱文斌教授说,这条鱼属于鳐的一种,叫犁头鳐。
科普一下,犁头鳐别称提琴鳐,栖于全球热带及温暖水域,一般喜于浅滩漫游,以幼鱼、甲壳类、软体动物之类为食。
犁头鳐以前在巴西海域比较多,最大体长记录为142厘米,由于过度捕捞,1984-1994年的十年中,数量就减少了96%,几乎灭绝。
就是说这条破纪录的犁头鳐,在中国海域里被捕上,简直是奇迹。
3
昨晚已经放在网络平台上拍卖
说鳐鱼什么的,大家可能觉得很陌生,其实,这种鱼很多市民见过。它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字“笑脸鱼”。在台州海洋馆里,就有一条,喜感的表情,柔软波浪形的身姿,特别受小朋友的欢迎。
关于“犁头鳐”,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有一条可爱的鳐鱼长着一副人脸实在太可爱了,结果连鲨鱼也爱上了她。在鲨鱼苦苦追求下,鳐鱼与鲨鱼谈起跨界恋爱,并产生了爱的结晶,鳐头鲨鱼身……三不像。
除了在海洋馆,大家可能在餐桌上见到过犁头鳐的一部分,鱼翅。这个品种的翅,叫群翅,算高端鱼翅了。
那条捕到犁头鳐的渔船,原定2月8日返航,因为这几天海上风浪比较大,现在已经在回家的路上,预计今天早上会到温岭码头。
这条犁头鳐,昨天晚上已经挂在“海鲜一元拍”平台上拍卖,就是之前拍卖月亮鱼那个平台,今天晚上10点半拍卖会结束。
之前,那条月亮鱼被温岭土豪捡漏,3890元拍走,让不少人扼腕叹息。这条犁头鳐到底会拍到多少?大家拭目以待吧。
因为稀少,所以珍贵。拍卖平台的夏总说这条犁头鳐买去吃了实在可惜,建议做成标本,并且可以提供做标本的联系电话。
小知识
犁头鳐,亦称班卓琴鲨。
犁头鳐目鱼类,与鳐鱼近缘。含3科(团扇鳐科、犁头鳐科、尖犁头鳐科),47~50种。前体扁平,胸鳍与头侧愈合,后体具2背鳍及明显的尾鳍,类似鲨。体长约2米,卵胎生。泛栖于全球热带及温暖水域,一般喜于浅滩漫游。以幼鱼、甲壳类、软体动物之类为食。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