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临海杜桥镇,有个和杭州西湖同名的西湖村,虽然村子不大,但位于西湖村的西湖水厂,对杜桥镇及头门港区来说却意义重大。近日,西湖水厂二期配套原水管网工程——马岙村段管网动工铺设,建成后,日输水量将从10万吨增加到20万吨,未来几年内临海东部区块用水和生态补水有效缓解。
临海东部的杜桥镇,当地居民加上外来人口接近30万,整个镇区的日用水需求量4万吨左右,算上新兴的头门港区,每天八九万吨的用水需求,都靠西湖水厂来承担。除了生活用水,整个东部平原的生态补水,以往全靠引用牛头山水库水源,途经涌泉、章安等地,费时费力。
记者了解到,西湖水厂建成于2012年,一期工程完成后,担负着杜桥镇生活用水和头门港区企业的输水任务,随着头门港区每年20%的用水增长速度,目前西湖水厂10万吨的日供水量,逐渐捉襟见肘。
“若保持目前的日供水量,再过几年,杜桥镇和头门港区可能要面临供水不足的问题。”杜桥镇人大副主席包兆腾告诉记者,同时为了保证东部平原的生态补水,投资5000万元的西湖水厂二期工程需提前开工。
10万吨提升到20万吨,要达到日输水量翻番的目的,关键在于输水管网。据介绍,西湖水厂配套原水管网工程于2012年年底基本完工,因多方原因,进洞口200米处一直无法施工,而采取临时措施虽然能保障供水,但10万吨的日输水量却无法突破。
在2012年就已建成的西湖水厂,这段不长的连接管网为何无法施工呢?包兆腾介绍,此前因为新83省道施工,省道从隧道出来之后,铺设了数十米的路基,考虑到新路建成可能带来的路基沉降,因此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检验,以及涉及到附近村民土地的政策处理工作。
从4月下旬开始,杜桥镇和临海水务集团多次协调,经过工作人员3个多月克难攻坚,23户农户7.267亩土地的政策处理工作成功完成。8月上旬,马岙村段管网建设全面铺开,截至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45%,预计11月底完工。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