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45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江口:在破难攻坚中砥砺雄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9 11: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奚俊德(右一)与村干部一起测量被征地块。

徐贤权(左一)和何招法(右一)商讨道路修建情况。

吴国梁检查菜场卫生。

孙胜利察看土地整理情况。

陈国勇走访了解村民在建住房进展情况。

郑平(右一)与村干部一起商讨土地整理利用事项。

    今年前7个月,黄岩区江口街道重点推进的“十件大事”中,有3件提前完成计划进度,7件正常推进。目前,市级重点工程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204省道征地工作完成,前者累计征地889.2亩,后者累计征地487.6亩,为工程实施提供了良好保障。在推进中心工作的同时,该街道一批优秀党员干部在破难攻坚中脱颖而出,他们是黄岩狮的组成部分,他们生动演绎了“江口精神”。
    本报记者盛鸥鸥 鞠贵芹 本报通讯员张世林文 本报记者牟永选摄   
    奚俊德:烈日下的“公证员”
    8月4日上午,黄岩区江口街道太阳新村党支部书记奚俊德带领丈量组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忙碌在田间地头。为了最大程度保障村民的利益,丈量组认真对待每个细节,尽力做到精准测量。一会儿功夫,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流下来,奚俊德的衣服已经湿了大半。
    这时,有几位村民就自家土地丈量的事情来找奚俊德,觉得自己吃亏了。听了村民的疑问后,奚俊德马上根据每个疑问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一解答,并强调土地丈量工作的公正性。
    现场丈量时也时常遇到类似情况,两户人家间的分界线划在哪里存有争议,一时确定不下来,这就需要奚俊德在场处理。“村民的利益都要得到保障,有争议的部分要当场处理,以中间为标准,我在场公证一下。”
    这样的土地丈量工作从每天早上6点钟开始,持续了两个星期。一顶斗笠、一件长袖外衣是奚俊德所有的防晒装备,在烈日下,他的衣服基本没干过。
    据了解,太阳新村此次城中村改造,涉及76户、107间房屋。奚俊德介绍,江口街道给村里确定的时间节点是:7月底完成房屋评估,8月中旬完成土地征用,8月底前完成房屋拆迁协议的签订。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我们要怀着按时超额完成任务的目标去奋斗。”时间紧、任务重,奚俊德带头从自家开始评估丈量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在丈量土地的这段时间里,让奚俊德倍感欣慰的是:“其实,我们所做的努力,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村民的素质都很高,也很配合村里工作。对于要被量到的土地,我们都会提前一天通知到户。等到第二天丈量的时候,村民们都会在田间等我们。”
    在奚俊德的有效“公证”以及丈量组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太阳新村的城中村改造工作顺利有序地推进。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所有房屋评估工作,评估率达100%;“目前,土地丈量工作也进入了扫尾阶段。其中,良田已全部丈量完毕,只剩下山上的些许土地。”
    徐贤权何招法:唐家岙的好搭档
    8月4日,11时45分,室外气温达38摄氏度。黄岩区江口街道唐家岙村,村党支部书记徐贤权和村委会主任何招法,沿着村南的山路往上走,他们带记者去看打算修建的一条新路。徐贤权说:“水果园区有2000多亩,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我们必须把路修好,让村里发展更好一些。”
    今年三四月份,随着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完成,徐贤权和何招法成了唐家岙的“当家人”,也成了好搭档。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全部是新当选的,这在江口街道都少有。44岁的徐贤权原本在路桥做电脑生意,58岁的何招法则是做化工贸易,自从当了村官,他俩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在村里忙活,生意都很少管了。
    唐家岙村文书管彦青说:“这两个人啊,为村里做了不少事,我们都看在眼里。”唐家岙村处于公路网的末端,村路也是双向二车道。一开始,村民的车无处停放,就沿村路两侧停,道路更加拥堵。徐贤权和何招法上任后,考虑到村集体没有收入,就垫资30多万元,修建了2000平方米的停车场,还在村里的溪上修了一座桥,方便车辆进出停车场。
    市级重点工程204省道,除了以前征地之外,还需征地50多亩,拆迁38件房屋,另需征用安置地35亩。唐家岙村的征迁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规划制约,村民32年的建房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做好村民工作,谈何容易。
    这些天,徐贤权和何招法带领村两委干部,冒着高温挨家挨户走访征地农户,一遍遍听呼声谈政策。18时许,村民干活回家了,村干部们就来了。农户家客厅没有空调,干部们的衣服很快就湿透了。徐贤权说,有些干部干脆就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在做工作。
    好班子是带出来的。在徐贤权和何招法的带领下,唐家岙村集体经济由以前的零收入,到现在初见成效。水果园区道路也争取到省市资金64万元,本月就要动工了。徐贤权说:“我们既然管了村里的事,就想一心把它管好。”
    吴国梁:创建现场的大忙人
    8月4日上午,黄岩区江口街道上辇村党支部书记吴国梁在该村班子会议上,传达了街道部署的“多城同创”相关工作。随后,吴国梁等人来到上辇菜场,对照创建标准进行现场检查。
    吴国梁介绍,该村辖区内的上辇菜场、梅振路以及82省道沿线都是“多城同创”考核点。“目前,对照各项创建标准自查已经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
    每到“多城同创”工作的一些关键节点,吴国梁都是第一时间上阵,如遇到集市日时,他早上4点钟就赶到了上辇菜场,现场协调疏导工作,确保任务具体到人,并现场劝导、维持现场秩序。
    “虽然菜场有专人负责管理和清洁,但在这些关键节点时必须自己到场,这样才有说服力;如果自己不到,执行力会差很多。”今年村两委换届后,村委会主任和一些班子成员都是新上任的,吴国梁说自己作为四届村支书,要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集市日时,会有临时摊位。为了占个好位子,周边以及临海沿江等地的自产自销农户早早地就来菜场了。这时候如果疏导不好,就会很散很乱。”一到菜场,吴国梁就忙着劝导堵在菜场门口的菜农转移到指定疏导点。“有时候他们不愿意去,只能多劝劝,请他们理解。”
    吴国梁说,虽然道路上划有专门的非机动车停车位,但有些人为图方便,将车随意乱停,不仅显得无序杂乱也会影响他人通行。“在我们的劝导下,停车规范了很多。”
    除了菜场外围管理,吴国梁还时不时要进到菜场里面,对照各项创建标准,结合菜场实际,检查有无不足之处。“看看熟食区工作人员是否做到三‘白’,穿白大褂、戴白口罩、戴白帽;看看消防设施是否规范,看看地面是否清洁等等。”
    就这样,吴国梁要在菜场里来来回回忙一上午。此外,对于梅振路及82省道沿线的创建情况,吴国梁也会重点关注,“如果发现有不足的地方,就要及时进行整改。”
    孙胜利:工作为先的“守岗人”
    8月4日上午,几辆挖掘机正在黄岩区江口街道水角村的造田造地项目区域内,忙着清理并修建沟渠。“渠道原本弯弯曲曲的,现在尽量改造得直一些。”一旁,该村党支部书记孙胜利和村委会主任正在商量修建沟渠的相关事项。
    “这一片土地共有132亩,原本是橘园,荒废后杂草丛生。”孙胜利说,该项目是2015年立项的,因为种种原因被搁置。“今年,新一届村两委成立后,该项目被重新启动。”
    5月21日,就造田造地项目事项,水角村召开了村民代表、党员会议。5月23日,土地丈量工作正式启动。
    每天丈量土地的时候,孙胜利都是亲自到场,一天都没有耽搁过。6月中旬,孙胜利父亲生病住院了。那天,孙胜利正在现场忙着土地丈量的事,得知父亲生病的消息后,他给他的姐姐打了个电话,姐姐赶来将父亲送到了医院,孙胜利继续守在丈量现场。
    “我父亲身体不好,经常要住院。白天,都是我母亲在医院照顾父亲。”但当时正是土地丈量工作的攻坚期,孙胜利放不下手头的事务,和丈量组其他工作人员一起留在了现场。等到白天事情都忙完了,孙胜利晚上再到医院看父亲。
    7月中旬,孙胜利父亲出院了,在家住了几天后,又重新住进了医院。孙胜利就和姐姐轮流着,等各自有空的时候去医院陪陪父亲。但有时工作忙起来,到了晚上,孙胜利依旧脱不开身,“只能拜托家人辛苦些,等自己有空一点再去趟医院。”
    孙胜利说,此次造田造地项目涉及200多户,原本以为土地丈量工作一个月完成不了。“没想到,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一个月就攻克下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村民们顾大局、识大体的一面。”
    土地丈量好后,工程队进场清理地面杂草,整理土地。目前,正在对排水沟渠进行到清理和改建。
    现在回看土地丈量那段时间的照片,孙胜利依然感触万千:“虽然在那段奋战的日子里,每个人都汗流浃背,但大家依然不辞辛劳、咬牙坚持,看了很感动。”
    陈国勇:攻坚作战的“排头兵”
    8月4日上午,黄岩区江口街道洋头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勇正和丈量组工作人员一起,在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洋头村段开展土地丈量工作。“目前丈量工作已经完成98%,丈量完成后将开展房屋评估。”
    从7月初土地丈量工作启动以来,到土地丈量现场、到被征地村民家做工作已经成了陈国勇的常态化工作。“东官河要整治,涉及到我们村的,争取早做早完成。”为了便于开展丈量评估工作,陈国勇认为要先把安置区落实下来,这样上门做工作相对轻松一点,说服力也更强。
    为此,陈国勇最近这段时间还忙着做高层安置区的丈量评估工作。“此次高层安置区的选址处,有13户要拆迁。我们用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13户的丈量评估工作,速度比较快。”陈国勇说,该村安置房分为立地式和高层套式,村民可以根据相关标准以及自身需求进行选择。“安置区的确定,给村民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土地丈量的配合度更高了。”
    在这场土地丈量“战役”中,虽然困难重重,陈国勇带领的作战团队攻坚克难,一一啃下了“硬骨头”,这都得益于一套全面而有效的作战方案。
    陈国勇说,要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的带头作用,从自家土地开始丈量,然后再延伸至他们的直属亲戚、朋友等,才能一步步将难关攻下来。对于有的一时不愿意土地丈量的村民,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尽量有针对性地上门沟通,做通他们的工作。
    “土地丈量工作安排在每天上午,一般都是6点钟开始;趁中午、下午被征地村民在家的这段时间,我们就上门去做思想工作;晚上,村两委还要开一个碰头会,商讨并安排第二天土地丈量的事情。”陈国勇说,每天的工作都比较满,时间合理分配好,村两委成员全部参与,团队战斗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郑平:村民的贴心人
    “我们村的造田造地项目已经差不多搞好了,希望你们来踏勘验收。”8月4日上午,黄岩江口街道白石车村党支部书记郑平电话联系了黄岩国土部门。
    “此次造田造地涉及土地30多亩,目前已经完成了土地丈量、道路修筑,排灌沟渠建设等。”郑平说,这块区域原本是橘园,后来大部分都荒废了。由于这区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分下来的地,涉及200多户,边界很模糊,加上一些历史遗留等问题,都给丈量工作带来不小难度。
    “前期工作必须做细致。”为此,郑平将村中老一辈人请出来,和他们一起挨家挨户讲明政策,并将能认出来的土地率先丈量好。然后一层层推进,将土地一块块确认下来。虽然政策背景都讲清了,但有的村民一时没想通,不愿意丈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丈量到某户村民家的地,若该户村民没有到现场,郑平就知道“这户村民肯定是不愿意”。于是,郑平先让小组长等人通知该户村民到场,如果还不愿意来,郑平就亲自上门做工作。
    “做农村工作,关键要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再对症下药。”为此,郑平和其他班子成员要多次上门做工作。“有的年轻人一直在外做生意,不了解村里政策;有的老人想不明白,以为要卖地。其实,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不指望土地能产出多少,就担心土地流失,或产权不清。”
    最多的一回,郑平上门做了4次工作。“我们发动了党员干部、该村民的亲戚等人一起,把各项政策都讲清楚,告知他们土地流转后是作为集体资产由村里统一管理,大家就不用担心土地被别人侵占或者一直荒废无着的情况发生,然后村里再争取一些农业项目来,只要国家政策不变,大家每年都有分红。”
    “疑惑解开了,村民也都理解了,都同意丈量土地。”郑平说,土地丈量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就顺利多了,道路、排灌沟渠等配套基础设施慢慢提上日程。“现在就等踏勘验收的结果,再确定接下来要怎么开展这项工作。”

来源:台州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7-8-9 22: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温州市
上辇书记吴国梁一日到夜一个人影也看不到,有事找他打他电话也不接,不配当书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8-10 13:29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1_316:}{:1_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