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75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温岭父子俩 两代木艺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31 09: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戴冬贵,57岁,温岭人。 18岁左右开始学习木工,从事木匠职业近40年,在温岭市松门镇有不小的名气。如今,戴冬贵的宏鼎立造门厂,一年有300万元左右的营业额。

戴志青,29岁,温岭人 受父亲戴冬贵的影响,一直对木工有感情的他开始创新,于今年3月份在台州万达广场开了一家木艺手工DIY作坊——木托邦。

    “雕栏画栋,,鬼斧神工,装点千家门户;水阁楼台,班门巧技,构筑万宅庄田。”
    这副对联称赞的是木匠的心灵手巧,一把曲尺能做成丈量方圆的器材,一条直线就能做出栋梁材料。
    在古代,房屋、家具、车船、农具等都离不开木匠。
    上世纪80年代,仍有不少村庄活跃着木匠的身影。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木匠的工作逐渐被冰冷的流水线所替代,木匠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渐行渐远。
    如今,找一个木匠老手艺人可比找一家家具生产厂家困难得多。
    而在温岭市松门镇,有这么一对木匠父子,坚守在这个岗位上。
    这么多年来,木匠行业有哪些变迁,他们现在的境遇怎样,又有哪些创新?本期职业,就为大家讲讲戴冬贵、戴志青两代木匠的故事。
    从学徒到出师需要三年时间,他却只花了半年
    16岁高中毕业的戴冬贵,原本想着考大学有个好出路。但事与愿违,连续两年试着考大学,都没有成功,18岁的他想着靠一门手艺来养活自己。
    “那个时候高中毕业,文凭算比较高的了,之所以去学木工,就是想要有一门手艺活,不管到哪里,都能够养活自己。”戴冬贵说,18岁的时候,他开始拜师学艺,跟着姐夫学起了木工。
    “一年斧子,二年锛,拉锯就是三年。”戴冬贵说,学木工,最少也得3年才能出师。但是,戴冬贵学了半年,就出来单干了。
    “做学徒的时候,没有工资,就是跟着师傅学,能有饭吃就很不错了。”半年的时间内,戴冬贵爱琢磨、爱吃苦,早出晚归,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
    “手艺这东西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还是要自己动手做。有些学徒刚开始看,到了一定时间之后再开始动手,而我却是抢着干活,半年之后,我就自己单干了。”戴冬贵说。
    正聊着,戴冬贵把一块不规则的木板,裁成了长方形。他告诉记者,这个木头最后要拿来做成门上的线条。
    自学画图纸,最擅长的是制作线条
    “上个世纪90年代,每家每户装修时,在墙的角落上,都喜欢装上线条,线条成为那个时代最流行的家装样式。”戴冬贵说,线条的好看与否,就要靠木匠画的图纸是否好看了。
    戴冬贵告诉记者,一个木匠手艺的好坏,得看他会不会设计一些图案。
    “画图纸,设计图案,这些都没人教,全靠买书回来自己学,学习这个又花了6年时间,之后才能脱离书本自己设计自己画。”戴冬贵说。
    这时,前来定制木门的李先生说,戴师傅的线条手艺在这一带非常有名气,做出的线条不仅厚度均匀,而且设计得非常有层次感,深得大家的好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是通过朋友介绍找到戴冬贵制作木门的。
    “一扇门就是一块原木,这样做出来的木门不仅重,而且不容易坏,市面上拼接起来的木门虽然便宜,但是质量没有这样好,客户都愿意来找我制作,这也是我厂里每天都很忙的原因。”戴冬贵说。
    戴冬贵的厂里有七八个木工,大多数都是外地人,年纪基本在40岁以上,招工难也给戴冬贵带来不少烦恼。
    木匠工资不低,但是学的人越来越少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肯吃苦,那些脏的累的活都没人愿意去做。而做木工是一个得吃苦的活儿,这导致了很少有年轻人学习,忙的时候招工就成了难题。”戴冬贵说。
    戴冬贵告诉记者,木工每天260元工钱,虽说辛苦,但这个钱拿得踏实。
    “260元一天,在当地来说,不算低的了。”戴冬贵说。
    每年8月份开始到年底,是戴冬贵厂里最忙的时候,不少人都等着定制的木门、衣柜、楼梯等。但是戴冬贵告诉记者,学的人太少了,这导致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少。
    “我年轻的时候,也带过几个徒弟,他们学成之后就回到老家自己开门店。现在学这门手艺的人真的太少了,在我的厂里也找不到年轻人。”戴冬贵说。
    让戴冬贵欣慰的是,儿子戴志青大学读的是工业产品设计专业,他平时也会帮戴冬贵制作东西。
    受父亲的长期影响,对木艺有浓厚感情
    来到台州万达广场三楼漫书咖内的“木托邦”,在外面摆放着手推刨、角线、榫卯等。戴志青是这家木艺手工DIY的老板,他告诉记者,这些东西,全是从温岭老家搬过来的。
    戴志青一边向记者介绍这些工具和成品,一边说:“我从小就是看着这些东西长大的。”
    在5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内,摆放着木工工具几百件,40多个种类。戴志青说,这些东西能够赋予木头不一样的生命。
    从小受父亲影响的戴志青,对木工有浓厚的感情。工业产品设计毕业的他,加入了全国木工群,在这个群里,他得到了更多关于木工的信息。
    “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木艺手工DIY和城市综合体相结合的店铺已经很成熟了。我也想试试在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开一家这样的店。”今年3月份,戴志青的“木托邦”在台州万达广场正式开业。
    戴志青说,与传统的木工不同,虽说还有一些老师做指导,但这里所做的东西必须客人亲自完成,而且都是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和一些小玩意。
    通过“木托邦”,他想把木工手艺传承下去
    在“木托邦”工作室内,聚集了不少围观的人群,他们纷纷问戴志青,外面摆放的是什么工具,戴志青不嫌麻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介绍着。
    “围观的人多了,就有来体验的客户。从开始营业到现在,收入刚好支配平时的花销,这与刚开始自己的预想差不多。”戴志青说,这样的状态已经很满意了,说明还是有人对这个有很强烈的兴趣。
    “我这里回头客占很大一部分,做过一次之后,感兴趣的人就会回来制作别的。制作一件属于自己的东西,有些时候需要花上很长的时间,通过手工木艺的制作,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戴志青说。
    正说着,戴志青开始制作没有制作完的旋转木马。
    “这个作品是昨天开始做的,今天想把它做完。”戴志青告诉记者,门店装修使用的木头、柜子、架子,都是他在温岭老家花了15天时间制作完之后,搬到店里自己组装的。
    戴志青说,他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木匠这个职业。
    享受手工木艺
    得到都市生活中的一份宁静
    戴志青告诉记者,木艺手工DIY,每一件成品都是客户自己的作品,这非常有意义。
    “前几天,有个客户来问我,能不能制作一个木滑板,我说,只要有耐心,就能够完成。”戴志青说,经过几天的画图、制作、打磨,木滑板也成功地完成了,那个客户打算放在家里收藏起来。
    “画图、打磨是这个手工里面最耗时的两项过程了。”戴志青向记者展示了从150目到1000目不等的砂纸,他告诉记者,打磨需要耐心,也需要恒心。他希望客户能够享受木艺,得到都市生活中的一份宁静。
    “现在都市生活节奏很快,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做成一件事情,把自己的作品当成是一件事情来做,那么就一定能够做好,而且自己做的东西更加有收藏价值。”戴志青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和温岭银泰商谈,打算在温岭银泰再开一家分店。
    “无论之后这种形式能不能行得通,我都会坚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戴志青说,他希望老一辈人留下来的手艺,不要在将来无人问津。

来源:台州商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7-7-31 16:38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是啊,“希望老一辈人留下来的手艺,不要在将来无人问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7-31 19: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现在根本谈不上手艺了,都机械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7-31 23:19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现在的手艺少了,, 都在找工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