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5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凝聚乡村精气神 ——富山乡安山村文化礼堂小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19 09: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一件件古老藏品、一个个孝德模范、一场场精彩表演……富山乡安山村文化礼堂,既是乡民们的休闲场所,也是心灵家园。







丰富群众生活
近年来,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涨,安山村作为一个海拔600米的高山村,日常娱乐项目匮乏,村民们急需一个融合传统文化、丰富文体活动的载体,当修建文化礼堂的消息传开后,立即得到当地村民的支持,村“两委”第一时间着手文化礼堂建设的相关事项。在选址的问题上,村班子成员经过讨论,将目光锁定在富山影剧院。富山影剧院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位于马鞍山自然村中心地带,原先是周围村民开会、休闲娱乐的集聚地,场地比较宽阔,硬件条件好。此外,剧院处于乡政府所在区域,也是安山集镇所在地,人口比较密集。在此修建文化礼堂,既保护了老建筑,解决文化场地不足的矛盾,又丰富了群众生活。
在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安山村文化礼堂建设顺利展开。2016年,安山村文化礼堂竣工,统一的文化礼堂标识异常醒目,古朴的建筑与村庄一景一物相结合,成为安山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文化礼堂共两层,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一层为孝德大讲堂,文艺活动、讲座等都在这里举办。屋顶的伞灯以及当地人文历史简介装点礼堂四周,内设书吧、村史廊、风物廊、民俗廊、文物展台等。通过这些展示平台,村民们得以重温安山村历史,启人心智,润物无声。

提升道德素质
白天,村民在文化礼堂里看书、健身、下棋、听讲座;晚上,村民在文化礼堂内观看演出……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不仅为安山村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提供了场所,也为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好去处,这个农村宣传思想文化的新型阵地,日益成为当地群众生活的“必需品”,更成为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公共文化空间。
只有紧接地气,开展活动,文化礼堂,才能获得生命和活力。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安山村文化礼堂内共举办了十多场活动,每次活动都让大人和小孩放下手机,远离电视,走进文化礼堂,参与到健康的文体活动之中。文化礼堂成为孩子们近在身边的游乐场,老人们老有所乐的“安乐巢”。
“这类为民务实的服务,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偏远西部山区的村民来说是真正暖到了心坎里,希望能经常开展。”对于每次活动,村民们总是难以忘怀。
文化送到了家门口,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有滋味。“以前空下来,村里打牌、打麻将的较多,现在村里活跃着各种文艺队伍,村民们没事就往文化礼堂跑,矛盾都少多了。”说起文化礼堂建成前后村里的变化,富山乡宣传委员卜鲁炳赞不绝口。
安山村首届儿童文化节、反邪教宣传活动、孝道美德讲座、新春茶话会等特色活动,让人在参与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贯穿文化礼堂,党的思想理论深入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礼堂成为带动村级文明建设,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质的红色阵地。

传承传统文化
承载着农民群众精神寄托的文化礼堂,已渐渐浸润到群众的心灵,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孕育着家和村美的新气象。安山村通过文化礼堂这个载体,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和延续。
在安山村文化礼堂内,还有个别具特色的陈列馆,展示着古色古香的老物件:捣臼、推磨、马灯……这些“老古董”大部分由当地村民捐赠,是“让老年人抚慰浓浓乡愁,让中年人寻回儿时记忆,让年轻人懂得生活艰难”的精神寄托,成为当地特有的“农耕乡学馆”。
悠久的村庄历史、丰富的民俗文化、多样的特色物产、有趣的历史传说……这些构成了安山村文化礼堂不可或缺的部分。
百善孝为先,在文化礼堂大舞台的背景墙上,“孝德大讲堂”五个大字异常醒目,弘扬孝德文化正是安山村文化礼堂的“主打品牌”。如今,文化礼堂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村里的老老少少都爱聚集在这里,场面温馨又和谐,孝道也在这里悄然蔓延。
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身边人,在安山村孝德之窗,展示着安山村当代孝德典范。义务照顾儿时伙伴十余载的徐秀芳、独自挑起重担养儿孝老的蔡荷娟、孝子黄米俊不怕脏累为父母打扫庭院清洗衣物……这些都是村里老人津津乐道、小孩耳熟能详的故事。把孝道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是安山村每个村民的责任和希冀。
除了孝德之窗,安山村文化礼堂内的村史廊、风物廊、民俗廊、励志廊、成就廊、风采廊等特色展区,以当地历史人文为基础,讲述身边的历史文化、奇闻轶事,成为安山村群众的文化根据地。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