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6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台州本土原创先锋轻喜剧成功首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6-17 13: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以黄岩瓜农为题材,展现他们“追着太阳种西瓜”的拼搏精神


昨晚,台州市2023市民艺术节重磅推出的原创先锋话剧《西望的田野》在黄岩区文体中心首演。

这是一部共同富裕题材的原创先锋轻喜剧,由我市本土优秀文艺团队台州市人艺话剧团自主创排、全新演绎。17位剧团专业演员带来了一台精彩纷呈、震撼人心的现实题材大戏,让市民观众一饱眼福、心潮澎湃,在艺术享受中收获精神力量。

》》》 本土先锋轻喜剧首演大获好评

“走南闯北,四海为家,追着太阳种西瓜。”

灯光亮起,舞美流动,话剧《西望的田野》在演员们声情并茂的演绎中渐渐拉开序幕,整场演出时长为1.5小时。

话剧《西望的田野》以黄岩4.3万名外出瓜农为原型,以轻喜剧的形式讲述了一对瓜农父子张东和张西望在四川种植西瓜的酸甜苦辣经历,以及他们带动周边亲朋好友和当地村民种瓜致富、实现梦想的故事。

全剧以“追着太阳种西瓜”“东西协作谋共富”“科技创新抗天灾”“欢天喜地迎丰收”四幕,生动鲜活地展示了黄岩瓜农在外创业的艰辛与收获,他们从“追着太阳种西瓜”到“跟着数据种西瓜”的奋斗发展之路。

首演前,经过了4个月时间的排练和打磨,该剧剧团上下齐心协力、精益求精,希望把这部新剧更好地呈现给观众。

“这次是正式公开演出,之前我们内部试演了2次,每次都会集结主创人员召开研讨会,在整体演出和舞台细节等方面不断完善。”市人艺话剧团团长茹福胜说,话剧《西望的田野》是剧团全新自主创排的又一大力作,整个创排过程花费了不少精力。

不同于该剧团此前创排过的多部台产力作,话剧《西望的田野》可谓亮点重重。茹福胜介绍,这部剧最大的亮点是属于先锋轻喜剧,非常适合年轻人看的话剧。此外,这部剧虽然是现实的题材、写实的剧情,但在舞美、剧情、台词对白等方面,都创新融合了写意化的表达。这是又一大亮点。

“题材很接地气,演绎风格很新颖,舞台道具简约大气,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喜爱话剧的市民林女士说,整部剧的真情演绎给人带来一种真实的感受,展现了台州好故事、满满的正能量。

来自黄岩茅畲乡的晚报小记者张书仪,今年13岁,她的爸爸也是瓜农。话剧首演当天,她也来到现场跟着记者走进台前幕后。“我爸在宁夏种了100多亩地的西瓜,第一年就瘦了30斤,很辛苦。”张书仪说,她也跟着爸爸去瓜地体验过种瓜,就跟这部剧里演的一样,会遇到各种困难,还要与自然灾害作斗争。

》》》 聚焦真实群像展现平凡瓜农的不平凡

话剧《西望的田野》的精彩演绎,令观众对剧中两代瓜农的形象印象深刻,其背后实则展现了4.3万名黄岩外出瓜农“追着太阳种西瓜”的拼搏精神,剧中人物是这群不平凡的普通瓜农的真实缩影。

这部剧的编剧和导演是90后黄岩青年陈雨轩,他也是一名话剧演员,在市人艺话剧团着力打造的本土精品话剧中曾担任过“男一号”。

在剧情设计上有一个亮点,陈雨轩通过虚实两条线展现两代瓜农追着太阳种西瓜致富的故事,穿插其中的又有瓜农父子俩的这条关系线,使得整个剧情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十分巧妙。

“田野上不仅仅种出了甜蜜的西瓜,还种出了希望。”陈雨轩介绍,剧中人物的原型就是黄岩一群外出种西瓜的瓜农,他们目前已建成48个优质瓜类生产基地。全国每10个大棚西瓜,就有7个出自黄岩瓜农之手。西瓜年销售产值超过50亿元,至少带动了10万名中西部农民共同致富,增加当地农民经济收入30多亿元,走出了一条山区农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该剧以小见大,聚焦一对瓜农父子的故事来生动展现一代瓜农的“四千”精神和二代瓜农的守正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作出更大贡献。

“在这部剧创排之初,我们多次通过电话和视频采访,还到福建、安徽等地实地采风,挖掘素材。我们在一次采风时遇上了倒春寒,真实感受到瓜农们种瓜不易和不服输、不放弃的毅力。”茹福胜说,剧中内容都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把台州外出瓜农的形象和精神群像化地聚焦到剧中这些角色身上来演绎。

来源:台州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