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2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80后”新农人李朱远—— 扎根乡野“植”青绿 逐梦乡村振兴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5-15 09: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在家庭和学业之间,他选择扛起家庭重担,被迫放弃学业;创业打拼过程中,他发挥所长,带领村民奔共富;面对未来,他立志做苗木种植的领航者,逐梦乡村振兴。他就是院桥镇左任新村的一名“80后”新农人李朱远。

弃学从农 扛起生活重担

“大家好,我是浙江的‘80后’新农人李朱远,这是我们农场新培育的红美人柑橘苗,大家可以看一下它的长势……”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眼下是植树的时节,在院桥镇左任新村台州兴梅农场,负责人李朱远正抓紧在网上推销自家的苗木。

这几年通过微信朋友圈、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做销售,李朱远的农场规模不断扩大,从几十亩扩大到了150多亩,包含柑橘、东魁杨梅、枇杷等十多个品种,苗木总数达到30万株,年销售额近300多万元,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苗木种植大户。

每次直播过程中,李朱远都会和网友分享自己对各种苗木种植的理解和心得。如果有网友询问他所学专业,他会坦诚分享自己弃学从农的过往。

“在2007年高中毕业后,我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选择跟父母一块种植苗木。那时候家里困难,我不想增加父母的负担……”每当和网友说起这些,李朱远都会以略显轻松的口吻来掩盖自己内心的波动。

那时的李朱远家尽管有十几亩的苗木,但全靠父母两人打理。每到植树的季节,李朱远的父母会拉着手拉车,在凌晨两三点起来去赶集出售,以此维持生计,这给当时十五六岁的李朱远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个时候我就有了放弃学业出去打工为家里分担的念头,一直没敢说出来,直到2007年考上大学,才向家里摊牌,父母考虑了好几天,最后才同意了我的决定。” 对此李朱远记忆犹新。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凡事爱琢磨的李朱远,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苗木种植技术。靠着读书时打下的底子,他自己尝试起了苗木大棚培育、间作套种等技术,遇到不懂的,就跑去向林业部门农技专家请教,并踊跃报名参加各类苗木种植技术的培训。

“记不清参加过多少次培训了,只要是和苗木相关的都去参加,农业是一门大学问,不学习,不开拓眼界,路只会越走越窄。”李朱远记得那时候家里种的苗木基本都是一些“大路货”,门槛低,没技术含量,销量根本上不去,经济效益很低。

靠着一边学,一边摸索,他慢慢掌握了大田栽植、基地建设、快速繁育等技术及管理经验,经他培育的柑橘、杨梅、枇杷等树苗品质逐渐获得客户的认可,家里苗木种植的“接力棒”也慢慢交到了他手里。

“在他这里买了很多年了,买回去之后,成活率明显要比其他人的高。”专程从宁波赶来农场购买苗木的客商向记者透露道。

由于市场反响好,李朱远的苗木销量有了明显增加。2015年,在院桥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李朱远通过流转土地,成立了台州兴梅农场,逐渐扩大种植规模。

抢抓风口 抱团勇闯新路

“苗木市场的行情变化非常快,热门品种需要不断进行升级换代,但一味地求新求变,也更容易栽跟斗。”有了多年种植经验的李朱远,对苗木种植有着自己的理解。

他给自己的农场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稳住“大路货”,掌握新技术,发展新奇特。一方面他从日本、美国等引进优质果苗品种,丰富苗木的种类,提升苗木的品质。另一方面,他严格执行无公害苗木管理的要求,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苗木的技术含量,并通过信息网络,探索产、工、销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苗木种植模式。

2019年是特殊的一年,受国内环境影响,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迅速兴起,李朱远觉得,自己发展壮大的时机到了。他第一时间申请了网站域名,通过网络平台,率先在自家苗圃中建起了直播台,开始在网上推销苗木。

“我们采取了‘线下+电商’销售模式,不仅在线下销售苗木,同时还开办网店,利用线上直播这一热门营销方式,宣传我们的产品,快速拓展产品销路。目前,我们的苗木种植、繁育、栽挖、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已初具雏形。” 一说到这些,李朱远的眼神显得格外坚定。因为,在他的内心有个目标,就是要把左任新村苗木产品推向全国。

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联合村里其他的苗木种植户,大家攥成“拳头”,抱团发展才更有市场竞争力。

“有一年,我的3万余株苗木卖不动,正发愁,没想到李朱远通过网络,很快就帮我销售出去了,还卖了二三十万元。” 院桥镇左任新村、苗木种植户朱伟国说,因为销路单一,常常是有苗木没人知道。

在村里,像朱伟国这样因销路单一,销售困难的种植户不在少数,李朱远前后帮忙推销的农户就有近百户,为全村推销苗木金额达1000多万元。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结合这几年的发展经验,李朱远越来越觉得,靠自己单打独斗,力量总归有限,“遍地开花”才能满园芳香。李朱远经常利用空闲时间,一边无偿提供信息,帮助村里的年青人建立网上直播,推销苗木,一边用多种方法引导、带动和扶持村里的无业青年发展苗木种植,毫不保留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并为他们提供无偿的指导和帮助。

“说实话我也没别的本事,就懂一些苗木种植的事情,村民向我求助,我不理不帮就不地道了。”李朱远对自己所做的每件事都格外的清醒。

村民叶兴广,原本靠养猪维持生计,2018年他饲养的120多头生猪全部染上瘟病死亡,尽管有政府补助,但损失惨重,本人也一蹶不振,无心世事。“那个时候就觉得生活没意思,干啥啥不灵,整个人是蒙的。”叶兴广说。

了解事情原委的李朱远,觉得叶兴广只是没了信心,就经常和他聊聊苗木种植的事情,并时不时透露出愿意帮他的意思,不曾想,当年叶兴广就种植了10来亩苗木。李朱远也履行承诺,不但为他免费提供各种服务,还进行技术指导,帮忙管护和销售苗木。到了年底,叶兴广一盘算,收入达到了十几万元。

“我能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这一切全靠李朱远的热心帮助,让我走上了致富路,如果没有他,我恐怕还在家一事无成。” 院桥镇左任新村村民、苗木种植户叶兴广对此感激不已。

据叶兴广介绍,在左任新村像他这样,在李朱远的帮助下走上种植苗木致富的就有30多户。不仅如此,他的农场还会优先录用本村及周边村庄的闲散劳动力,帮助乡亲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据悉,李朱远的农场用工量最多的时候达到80多人,年劳务支出超百万元。

“我在这干活都有十多年了,一天收入400元,一年收入也有十几万元。”员工叶锡江乐呵呵地说道。

如今,李朱远的农场规模扩大了,专业技术人员也增加到了20余名。未来,李朱远计划将苗木培育与研学科普、农旅发展结合起来,努力把苗木种植打造成当地乃至全区的特色产业品牌。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