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3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江口东魁村:放大特色产业优势 描绘乡村振兴“新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5-20 0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五月枇杷黄。眼下,江口街道东魁村的2000余亩枇杷陆续进入成熟采摘期。放眼望去,套袋的枇杷犹如一盏盏灯笼夹杂在绿叶中,点缀在各个山头;村民穿梭其中,正在采摘个大成熟的枇杷。

“我们村种枇杷有名气的,口感清甜,个头也大。我种了十几亩,今年产量挺高。”村民蒋贵宝一早就在地里忙活,身旁的筐子很快就装得满满当当。“顾客预定了10箱,中午就要货,我早上五点就起来摘了!”他乐呵呵地说。

东魁村的枇杷一直以品质著称,是黄岩枇杷最早上市的产地之一。再加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既有客商收购,又可市民团购,枇杷基本不愁卖。

为继续扩大产业优势,东魁村围绕“精品种、提品质、树品牌”,通过组织保障、科技兴农、拓展渠道等方式,推动枇杷产业向优质化、精品化转型升级。

在这里,村民经常能看到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特色果树研究室主任王平的身影。“江口是比较重要的枇杷产区,我们团队这几年都在对接东魁村的枇杷种植情况,除了提供技术服务,还开展优选优育工作。”由于经常要给果树“当面问诊”,王平的皮肤已被晒得黝黑。

长期以来,“保鲜难”“运输难”是困扰枇杷销售运输的两大问题。相较于其他水果,枇杷季节性明显且保鲜期不长,在运输途中更容易受损、变质。为解决这个问题,东魁村创新采用防震垫与保鲜膜一体化定制包装的方法,使枇杷在运输和保鲜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在黄岩东波果业专业合作社收购点,一筐筐新鲜采摘的枇杷铺满场地,村民们正忙着分拣、包装。

“当地种植的枇杷是大红袍和白沙两个品种,我们根据品种的不同特性选用不同的包装。”黄岩东波果业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解仙利指着一台自动保鲜塑封机介绍道,“白沙表皮容易磕碰,我们就把每颗枇杷用防震垫包裹起来,再覆上保鲜膜,这样就可以运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消费者吃到我们的枇杷。”目前,合作社已接到1500箱发往沈阳、大连的订单,售价是当地批发价的2.5倍。

除了枇杷,本村的拳头产业——东魁杨梅也进入了硬核期,绿色的幼果缀满枝头很是喜人。

“杨梅鲜天下,东魁独一颗”,东魁村是“东魁杨梅始祖地”,依托这一优势,该村正在大力实施精品名果提升计划。一方面,制定科学的改良方案并建立试验基地,持续跟踪品质和产量的提升效果。另一方面,深入发掘老母树品牌文化,有序推进母树文化公园工程建设。

眼下,东魁杨梅文化博览馆已进入室内装修倒计时,力争在下个月完成布展。“东魁杨梅采摘即将开幕,博览馆也要亮相。我们村的母树文化是全国独一份,必须好好打造。”东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解从波表示,接下来,东魁村将立足枇杷和杨梅两大“拳头”产业,深入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壮大“产”的规模,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