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标题: 一南一北,带你打卡黄岩两大文化地标! [打印本页]

作者: 乘风    时间: 2024-4-21 13:36
标题: 一南一北,带你打卡黄岩两大文化地标!


黄岩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沙埠青瓷窑址、鉴洋湖湿地公园等景观,令人见之,不由得顿生忆古之情。近年来,我区坚定不移实施黄岩文化复兴战略,系统挖掘黄岩传统文化,“宋韵黄岩”金名片越擦越亮,各文化景域设施不断完善,文化软实力影响持续深入。

可夺千峰翠色的沙埠青瓷和碧波荡漾的鉴洋湖,作为黄岩南北文化轴“一轴四域”城市画像中的两个文化景域,均隐匿于青山之间,各具丰韵。从地图上看还可经由院沙线与院路线串联一线,借由两段路线贯通这两个轴域。

千峰翠色 九龙透天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进入沙埠窑遗址,目之所及皆是一片青绿,青翠延绵的山峰映衬着各色瓦瓦片片。堆积如山的破碎瓦片虽然褪去了青绿的釉色,表面纹样却清晰可见,每一笔勾勒,都透露出宋韵青瓷鲜活的生命力。

堆积千年的青瓷残片,周边的村民曾对此司空见惯。“大家从小就知道村里有古窑址,很早之前,路边、田地里,总能捡到些碎瓷片,起初不以为意,后来才知道,这些碎片的背后所蕴含的是千年历史更迭的厚重文化底蕴。”沙埠青瓷文化展览馆馆长谢振威抚摸着瓷器碎片上的纹样,不由感叹。



沙埠窑由来已久。越窑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窑场之一,“越窑”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沙埠青瓷创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中晚期,南宋以后逐渐衰落,其青瓷烧造时间长,规模大,堪称浙东一大青瓷名窑。窑址内出土的北宋中期的婴戏纹、凤凰纹、鹦鹉纹大盘(残片)为国内特有,其他地方少见。李白曾以诗句描写青瓷窑工们昼夜烧制青瓷的热闹场面,“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从沙埠青瓷窑址群的密集程度来看,黄岩沙埠青瓷窑也曾鼎盛一时。



关于沙埠青瓷的历史,在历史典籍与地方旧志内难寻其踪。但民间却有“九龙透天”的传说。相传北宋年间,在沙埠仙村岭西边山脚下,有座叫“万善堂”的寺院,有一户陈姓人家在此寄居,这户人家有九个儿子,以烧制青瓷为职业,九座青瓷窑分布在各处山腰坡地上,由九个儿子分管经营。九座瓷窑在烧窑时有九支烟柱冲向天空,漫天飞舞,形如“九龙透天”。



如今,站在“沙埠青瓷窑址群”石碑前,可以看到一座漆红色长廊,是一号窑炉的保护棚。依山而建的窑炉,设在山头的窑尾,安置在山脚平地窑炉火膛及制瓷作坊,无不凝聚着匠人的智慧,这样的窑炉也被称作龙窑。放眼望去,葱绿山林间,肆意生长的草木想必也为制瓷工匠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燃料资源,使得这一炉窑火自唐至宋,能够熊熊燃烧而不绝。

1963
1963年,沙埠青瓷窑址群被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
2019年10月,沙埠青瓷窑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
2020年11月23日,省文物局正式批文在黄岩设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岩沙埠窑考古工作站。
2023
2023年,沙埠窑遗址继获评2019年度浙江十大考古重要发现后,第二次获评“浙江考古奥斯卡”。

一炉窑火燃千年。青瓷文化展览馆内,窑火仍然在熊熊燃烧,淬炼着一炉炉青瓷半成品,在完成素烧、上釉复烧,最高温度达1200度的2次火炼,呈现出翠青、淡青诸色的青瓷成品才算完成,青瓷出炉的一瞬,传承千年的青瓷之美,仿佛自莹润的釉光中蹁跹而来。

秀美鉴湖 底蕴深厚

行驶在院桥镇的一级公路上,随处可见道路两旁植被郁郁葱葱,红花绿树掩映的绿道、流水潺潺的河道……沿着村道一路向里,转过几个弯便到了鉴洋湖,入目是碧波荡漾的湖面,与两岸或苍翠欲滴或鲜红似火的树木相映,宛如一盘打翻了的调色盘,渲染着鉴洋湖的初冬,也预示着产业未来的蓬勃发展。




鉴洋湖又名鉴湖,分上湖和下湖,是大约2000多年前由古海湾演变而成的泻湖,河道弯弯,沙洲众多,湖内有岛,岛上有湖,被称为“台州的沙家浜”。

古今多少事,诗意在湖边。经2000多年的演化和发展,鉴洋湖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其风光秀丽,湖光山色,四时各异,吸引众多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瑰丽的诗篇。清代进士杨晨曾记录鉴洋湖的景色:“门外湖光十里碧,座中山色四周青。”

清光绪三十一年,杨晨与尤涛、南舜谱等主持围湖筑堤,种桑养蚕,并于上湖湖心淤滩上建造了一幢精致的西式小洋房别墅,以陶潜的《归去来辞》之句“倚南窗以寄傲”,取名为“寄傲轩”,亦称“湖墅”,四周遍植名贵花木,文人雅士常游湖吟诗,有“桥横群水合,山断夕阳疏”之句。



彼时,烟波浩淼的鉴洋湖中多萍藻芦苇,秋风一起,荻花如雪,水鸟飞舞,恍如一幅淡墨画图。水中产银鱼,鱼身长寸许,细小像韭叶,色白如银,味极鲜美。“听朋友说这儿风景极佳、水好,这两天趁着闲暇就特意开车来逛逛。”漫步在湖畔吹风,看芳郊绿遍,鸟雀叽喳,令人身心都沉浸在如画般的景色当中,一圈逛下来,市民李先生连连笑称不虚此行。

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片区内,还有着形如游龙的镇锁桥、展翅欲鸣的鸡笼山、密林掩映的宝轮寺等历史古迹,鉴洋湖周边的村庄也流传着许多娓娓动听的传说故事,虽然版本各异,但都与历史遗迹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传说内容大多颂扬正义,声讨罪恶,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的理想与愿望。



“这些故事千百年口口相传,深深扎根于民间,富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具有珍贵的民间文学价值,必须加以挖掘整理列入史册,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播和继承。”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保护中心主任蔡旭民表示。为保护好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同时,将关于鉴洋湖、鸡笼山及鉴洋桥的众多传说、故事和相关史料,汇成了《鉴湖神秀鉴洋湖的传说》,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

青窑碧泊 宜游宜居

城市有灵魂,文化有标识。南北文化轴凸显黄岩历史身份的重要文化标识,形成了“一轴四域”的城市画像。除文化轴两端外,其两侧的四个文化景域,也是贯通轴域之间打卡点的文化廊道。南北轴上一条院路线,将极具现代幸福感的现代化湿地公园和富有宋韵文化的沙埠青瓷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四域中“青窑碧泊”的轴域关系。

“目前正在对制瓷作坊进行挖掘,通过对当时的古制瓷作坊的发掘,能了解到当时设施和工艺技术的原始性,也能够为研究古制瓷业提供实例。”沙埠窑遗址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沙埠青瓷考古队领队谢西营表示,等到将制瓷作坊完全发掘出来后,便可通过当时的设施和传统工艺,探索当时古代制瓷生产、经营方式及经济性质,再现古代制瓷工艺流程。



为使一炉窑火延续传承,沙埠镇计划打造青瓷乡村博物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升级市内第一个考古工作站,建成集考古、文物展陈、文创展销为一体的青瓷乡村博物馆,使游客近距离感受千年宋瓷。同时新建龙窑和大师工作室,传承传统技艺,复烧青瓷精品;开设青少年制作体验区,发展文创、手作等多类型体验项目。目前,已与省级大师陈均林达成合作,培养本土青瓷工匠。

一炉窑火诉千年,只此青绿最动人。距离沙埠窑遗址2公里左右,集生产、展览、体验为一体的青瓷文化展览馆内,陈列着诸多精美的青瓷藏品,有现代工艺改良,也有一比一复原,其中还不乏瓷器碎片,透过玻璃橱窗,仿佛跨越时空,向人们展示着传承千年的宋韵青瓷之丰韵。



现代化的城市中,有着传承千年的厚重文化底蕴与历史遗址已十分珍稀,更弥足珍贵的是,这儿如画般的山水间也存留着富有乡土气息与文化价值不可估量的历史遗迹。

“这湖面像绿宝石一样!”

“下次有机会一起来划船。”

野鸭寻鱼鸥击水,丛丛芦苇雁鹄藏……历经千百年历史变迁的鉴洋湖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湿地景观,近期自“水禽栖息地”建成后,鉴洋湖湿地公园内时常可见有水鸟掠过澄清湖面,扑闪双翅藏匿于两岸葱茏之间的生态美景,吸引了许多的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拍摄,前来游玩观光的游客也不在少数。“这儿的景色美、水鸟多,拍起来很出片。”摄影爱好者林先生笑着用镜头记录了一处处美景。



近年来,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有序推进,融入‘归园田居’理念,以原有的自然生态为核心,尽量保存历史建筑,还原历史原有的面貌,在对湿地资源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增加周边地区的旅游设施和生活配套,巧妙结合巷陌村庄和山川河流,积极打造独具风情、设施完善的宜居宜养宜游的城市湿地公园。

如黛远山,眼前碧湖,两岸葱茏。下阶段,台州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保护中心将坚持立足生产型湿地优势,兼顾生产保护和发展,以保护为先,系统谋划鉴洋湖文旅项目,以“生态助富”“产业带富”“文旅帮富”和“融合引富”等方式,让村民搭上鉴洋湖片区开发利用的致富快车道,为周边群众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努力将“鉴湖”美景变为“共富”前景。

来源:黄岩发布




欢迎光临 黄岩论坛 (http://bbs.0576q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