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标题: 秀丽方山 [打印本页]

作者: 台州黄岩百晓    时间: 2023-3-27 11:06
标题: 秀丽方山




全国各地叫方山的很多,而我唯独钟爱自己家乡的那座。

据史书载,黄岩方山,旧名永宁山,在县东五里,因黄岩古称永宁县而名。此山岩壁峻峙,四望皆方正,故又名方山。

黄岩方山古木参天,森林覆盖率高达95%,最高峰黄毛山,海拔529米,2001年经省林业厅批准,设立方山森林公园。公园内物种多样,植被种类丰富,是台州市区植被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块。

方山巍峨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许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上方山有很多条路,从城区出来,一般从东南山麓的古道拾级而上,一路往上,皆是景色。

方山东南山麓,原有一片森林延绵至老104国道,据传,古时还有往南十里梅林,故森林深处还隐藏着一口被称为“梅花井”的古井。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梅林早已消失,森林退缩,古井湮没,山麓与城区已经连接。

眼下,人们可以轻松地从城区边缘,一步跨入上山石级;1928年种植的中山纪念林,就在路的两边延伸,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建林时镌刻的石柱,赫然在目。再往上百来步,就是一座重建的寺庙。

上方山的石级,古称下百步、十八盘、上百步。这座重建的寺庙就建在下百步的尽头,十八盘的第一盘交接处。这里山坡平缓,原是一片废墟。改革开放后,这里被人重建,叫作“白云堂”。目前供奉的是一门忠烈杨家将。山门直书“尽忠报国赤胆雄心昭日月,毕力平番神威英武壮河山”,横匾“一门忠烈”;迈进山门,正殿顶上“天波府”招牌,十分醒目。正门两边还有多幅颂扬之楹联。

大殿前面是宽敞的平台,站在平台上,可以俯瞰黄岩全城,让人心旷神怡。这里供奉的杨家将一门忠烈的故事家喻户晓,深受黄岩人的崇敬;这里又是上山的第一个歇脚点,故一段时期人气很旺,香火鼎盛。

走过天波府,沿着山道迤逦前行,大约绕过四五个盘头,前面可见一片黄色的岩石平面,上书“晒鲞岩”三个大字。初次登方山的人们,到此都会驻脚瞩目,思考着这是什么意思,尤其是这“鲞”字耐人寻味。这“晒鲞岩”确有一番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温黄平原还是一片汪洋,方山乃是茫茫东海上的一座孤岛,岛上散落着黄岩先民,均以打鱼为生。岛上多为陡坡,唯有此处一片平坦,且屡经海水冲刷,岩石平面十分干净,微微发黄。于是,人们就在此处抛锚,下渔货、晒鱼鲞。久而久之,“晒鲞岩”的名字就传开了,一直延续至今。

为给“晒鲞岩”添风景,三十年前,正值黄岩个体经济蓬勃发展之机,为报答黄岩百姓的厚爱,黄岩城关个体劳动者协会专门斥资在此建立了一座凉亭,取名“绿叶亭”,寓意红花配绿叶,个体劳动者愿作绿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朵红花添光彩。同时作为一片绿叶,也为过往群众遮风挡雨,意义深长。

绕过“晒鲞岩”,前面又是一片平缓的上山石级,而站在绿叶亭的北首,则可远眺著名的九峰公园,逾千年的全国文保单位,瑞隆感应塔就在视线之中。这时候,有两个选择:一是沿着绿叶亭北首宛延道路,向东北走环山路,或经烈士陵园,下百步峻,到九峰公园;二是从绿叶亭西首平缓的石级继续向上迈步,不足百步之处,可见一块形如木鱼状的石头,俯卧在路旁。

这块形如木鱼状的石头,就被人称之为“木鱼岩”。这块“木鱼岩”是埋设的、还是与山体岩层连在一起的?是天然的、还是人工打造的?众说纷纭,无从考究,但从人们的口口相传之中,它一直就在这山路边上静卧,任凭人们踩踏而始终纹丝不动。

从“木鱼岩”边上走过,再转一个盘头,前面有一条叉路直指“马尾水”。这“马尾水”是因山涧有一条形同马尾的瀑布而得名。文人笔下的“有水直下,玉溅珠喷,万缕如烟,随风下洒若马尾……”是它的真实写照。

以前,通往马尾水的是一条石头铺砌的很窄的弯曲小道,人迹罕至,杂草丛生。人们在幽静的小道上转几个弯,大约走进100多米,前面就到了马尾水。只见三面石崖陡峭,山崖下一道幽深的山涧,流水淙淙;树木茂盛,微风吹动挨挨挤挤的树叶,沙沙作响;百米高处,飞流直下,一阵微风吹过,飘飘洒洒,几十米外,就可享受到“细雨"扑面。如此幽幽境地,真让人不敢靠前。

绕过“细雨",可以来到瀑布出口的山崖下。这里倒是比较安全,因山崖前倾,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半圆洞窟,加之瀑布又往前飞泻,故这几十平方内成了旱地;只见凉风习习,湿气扑面,不湿衣襟。长年的飞瀑倾注,在旱地之外形成了一口几十平方的天池,池水清澈,水气腾腾,仿佛人间仙境。

从“马尾水”出来,继续往上攀登,走完十八盘,就到了半山,又一佛教宝刹“慈航殿”就在边上。这“慈航殿”规模不大,但背靠悬崖峭壁,坐南朝北,山门临路,处于方山的半山腰,地理位置优越。人们上方山,这里是必经之路,同时又是人们歇脚的好地方。站在路边坡上,还可远望黄岩城。

走过“慈航殿”,山路变得陡峭,这一段路就被称为“上百步”。这段路是对登山人的一个考验,走过这段路,前面就是一片的平地。这一片平地过去称之“小平头”,三十年前,热心人士和登山爱好者,自发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凉亭,开辟了一片健身活动场地,设立固定性的健身设施,还开凿了一孔泉水,这里成了大部分登山人的落脚点。

在这片平地的南端,二十年前还建起了一座方山上规模最大的凉亭。这座由电力部门出资兴建的凉亭,名为“熠然亭”。这座别具一格的凉亭,周身通电,每到夜幕降临时,就会闪闪发亮,几十里外都能看到它的光亮;它为方山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片平地绿荫遮天,还有小桥流水,漫步在树荫下会让人感到十分惬意。跨过小桥,再走过一段缓坡山路,前面又是一片平地。这里过去曾经被开垦过,故显得很宽阔。目前部分山地还被私人圈着种果、种菜,让人感受到一丝丝的农耕气息。但给予人们最深的还是秀丽的自然风光,是蓝天白云下的鸟语花香。

很久以前,这片平地上没有大路,进山的路就在平坡下溪坑边经过。如今还保留着一段方山古道,但是很少有人走了,厚厚的落叶下栖息着许多爬行小动物,偶有鸟雀飞过,丟下一声哀号,让人毛骨悚然。游人们如结队走一遭,体会一下旧时的情景,还是不错的。

从这片平地继续往东走到尽头就是方山寺和方山水库了。如今,方山寺和方山水库再加上文笔、华盖两峰上的双塔倒影水中,让这里的山水显得更加的秀丽。无论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还是蓝天白云、和风拂面,或是细雨绵绵、山雾蒙蒙……总能搅动人们心头的诗情画意,让人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始建于元代的佛教天台宗寺院方山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原建于这片山坳之中,即现在的水库深处,三面环山,十分幽静。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此处造水库,在山坳出口建起了大坝,寺院被拆除,旧址淹没水中。改革开放以后,在水库岸边平坡上重建了规模颇大的方山寺,是上山游人的重要落脚点。

方山水库的主要水源地为白龙潭,相传这里曾经栖息着白龙,使这里的水源长年川流不息。方山水库建起后,人们就将水库称为白龙湖,近年来,又时兴叫方山湖。方山水库初建时,大坝是土坝,故一直漏水。十几年前新建大坝,使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漏水问题得以解决。同时,还拓宽了湖面,大大增加了蓄水量,增添了湖边防护设施和景观。如今的方山水库,湖光潋滟,鱼翔湖面,秀丽的山色倒影水中,让人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水。

华盖峰、文笔峰顶之双塔,始建于五代时期,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二十年前,经大修后已焕然一新,同时配上了照明设施,夜幕降临时,电灯光反射塔身,与远处的熠然亭遥相呼应,欲与明月繁星试比亮,让方山变得更加美丽!

方山上的景观数不胜数,从东南麓石级上山,直抵文笔、华盖两峰,我们可以欣赏到散布在道路两旁的风景。但从熠然亭旁边的南坡上山,或从文笔、华盖两峰之间穿过,向方山的深处探索,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的景观,让你真正感受到方山的秀气,体会到它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熠然亭旁边走过,穿过一片竹林子,折往东南,再穿过一片竹林子,抬头就是一大片不很陡峭的山坡。一条开凿在岩石上,用石头砌筑的山路,隐藏在乔木和柴草之中,蜿蜒而上。一条山坑时隐时现,但你看不到它时,仍可听得到潺潺流水声。

这条山路年久失修,部分开凿的岩石和砌筑的石头已经风化,走路时需小心提防脚下,但你在这条山路上行走,会感觉到自己的心情越来越好。这里坐东南、朝西北,大多是平缓的山坡地,没有高大的树木,视线很好,可以远眺黄岩全城。一年四季中,大多时候可以欣赏到不同的山花。尤其是在春夏之交,杜鹃花(黄岩人称为柴爿花)烂漫时,那真让人目不暇接。

这条山路虽然比较长,但中间也有几处可以坐下休息的地方。到了高坡处,除了远眺黄岩全城及城南委羽山外,还可向山坳里看,方山寺、方山水库就在脚下,文笔、华盖两峰也似乎近在咫尺。在一片缓坡上,还有一池清水长年不竭,据说,这里曾经开采过石板。

翻过山岗,往下约一百米处,有一座被称为“辟支洞”的寺院。相传“辟支洞”始建于晚唐,因旧奉辟支佛牙而得名,此为国内少有。在“辟支洞”下方约百米处,有唐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始建的瑞相禅院,后因朱喜的半亩方塘而改“云影院”,俗称五峙堂。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天台宗传灯大师驻锡于此弘扬佛法,云影院和辟支洞(辟支洞为云影院支堂)成为天台宗12处讲香堂之一和台州南部台教祖堂。

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三百多年过去,辟支洞逐渐衰落、荒芜。直至1992年,经二十多年的周折,辟支洞得以重建。重建后的辟支洞,曾一度香火颇盛,且常年有善男信女守院。但近几年来,总因地处偏僻的地方,游客稀疏,又冷落了。下方的五峙堂,处境也相差无几,只因五峙堂尚有人长住,稍有人气。此二处始建于唐代,盛于明代的寺院,反映了方山文化底蕴之深厚,人文历史之悠久。

方山深处腹地广阔,道路平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有方山下林场鼎盛时期,开辟了大片的茶园、竹园和林地,修筑了机耕路,行走在高山之颠如履平地,满目青山,绿荫遮天,流水潺潺,让人的心情十分愉悦。从辟支洞、五峙堂再往深处走,还可以到达“茶姑塔”“四姑殿”等地方。其间,还有一口清澈见底的药山水库,沿着水库处崎岖的山路,可以直下南城街道药山村,让你饱赏一路的风光。

从辟支洞、五峙堂出来,沿着一条平坦的机耕路往北走;或者在方山水库大坝往山上走,然后,穿过文笔、华盖双峰山峡,沿着几近风化的方山古道,越过山岗进入机耕路,都可以通往牛游塘。

牛游塘是一僻静之处,这里山清水秀、峰峦起伏、钟灵毓秀,相传南宋初年,东京(现河南开封)大相国寺部分僧众随宋高宗避国难至黄岩,见此处有仙山佛国之胜境,遂建相国别院。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天台宗19世传达大师至黄岩传经,驻锡相国寺,改此为天台宗寺院,但人们仍称相国寺。

1949年,国有方山下林场成立,相国寺房屋改为方山下林场护林用房,寺内僧人也成为林场职工,至此,相国寺香火几近熄灭,如今寺院为后来新建。机耕道至相国寺门前为终点,连接的是石片铺砌的古道。古道外边有一口面积不大的池塘,牛游塘大概由此得名。

沿着相国寺门前古道,一路向下数百米后,折向东去,然后继续下行至半山腰,可以到达“石屋”,它是方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因此处有两块巨石傍山倾斜,形成了自然的房屋形状,故称之为“石屋"。

通往“石屋”这边的古道现在路桥这边的人称之梁溪古道,因为它直达路桥梁溪,这个肯定不对,在古代来说,这是一条大道、官道,不可能以村庄命名;也有人称之为温黄古驿道,驿道是肯定的,但给它冠以“温黄”,似乎有些牵强,因为它肯定早于温岭县就已存在。

这条古道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依山傍水,即依着山的坡度,傍着溪流的走向而砌筑,一路潺潺流水不断,这在整个方山区域不多见。道路大都是一段平缓的斜坡,再一段不长的台阶。在平缓的斜坡路上往下走时,会有一种被人推的感觉,让你停不住脚;而在往上走时,则感到很“拗脚"。在这条古道上还可远观一幅美丽的画面,在万山簇拥中,“丫髻岩”顶天而立。

“丫髻岩”是方山上重要的自然景观,并衍生了许多人文景观和美丽传说。从不同的方位远眺“丫髻岩”,会得到不同的画面,有人说像是古时少女头上的两个丫髻,也有人说像是古代老人头上的丫髻,由此也流传下来不同的传说。

相传,在宋代时候,“丫髻岩”处有一块称为“龙头”的岩,而在与之相距数里之外的朱砂堆山上,则有一块大小相似的称为“龙尾”的岩石。在修筑黄岩古城墙时,人们移走了朱砂堆山上的“龙尾”,准备再移走“龙头”时,惊动了天上的一位仙女下凡来此。她为此山顶的美景所陶醉,竟然忘记了时间,再也回不到天庭,化作了石头,而头上的两个丫髻则栩栩如生,于是,人们就将她称为“丫髻岩”。

而“丫髻岩”的另一个传说,则是与黄岩城里的仓(苍)头街有关。说是明代时期,闽浙沿海倭寇猖狂。一日,倭寇闯进黄岩城里烧杀掳掠,城里百姓纷纷逃避,唯有大街北段有一老者宁死不走。倭寇杀到此处,逼迫老者带路。老者将倭寇带至方山一悬崖处,然后面朝东海纵身一跳,待倭寇反应过来,早已不见老者身影。不久,在老者跳崖处长出了一块巨石,犹如老者的头部,且发髻清晰可见。“丫髻岩”由此得名。同时,人们为了纪念老者,还将黄岩城里大街北段称为“仓(苍)头街,即现劳动北路县前街以北。

从“石屋”往回走,可以攀登到一条南北走向的泥石路。这条路一段在山岗上,比较平坦,一段在山峡边,虽不陡峭,但需防滑坡。在一座叫黄毛山的岗上,有个分岔路口,西侧通往“老鼠沿杠"。此处是方山的最高点,海拔529米,可以近距离看到“丫髻岩”。

山路稍往下再转平行,这里视线宽广,可远眺九曲永宁江蜿蜒汇入椒江,近观对面“黄牯岩”破岭而起,横卧山巅,再看岗下通往“丫髻岩”的山路,曲折向上。在“黄牯岩”与丫髻岩之间,有一片山顶平台。平台的东侧就是“丫髻岩”,下面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古寺,叫做清福寺。从清福寺进入,往右行至寺后,沿楼道台阶上到三楼,再出三楼,过小门,可到院墙外。墙外路径直接“丫髻岩”,只见两岩峭壁对峙,各高30余米,似仕女发髻,中有石径可登山顶。

登上“丫髻岩”顶,会让人神怡心旷,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远近景物一览无余。清代有诗云:“凭高望极海门东,万倾鲸波浴日红。方丈蓬莱知不远,愿言破浪驾长风。”俯视永宁江似九曲轻纱,远眺东海,水天一色,一片苍茫。

相传清福寺为宋代始建,历经兴衰,近几年重修。清福寺还流传着当代黄岩民间故事。清福寺正对黄牯岩。黄牯在黄岩泛指黄牛,黄牯岩极像一条卧着的黄牯牛,它与丫髻岩相互守望,在这片犹如仙境的清静山坳里不至于太寂寞。黄牯岩侧面山岗下,有一条下山的石道。这也是一条石块、石片铺筑的古道,从平台一路下行后,再往上一段路,就到了一条山岗上。这是一个三叉路口,向左往上,有一条像鲫鱼背似的十分陡峭的山岗,就是“老鼠沿杠”。向右往下,则是下山的路。

下山路也是一条古道,道上还有波罗寺、地藏庵等旧庙宇,它与东南山麓上山的路南北对峙,形成了一个半圆形,集中了方山颇多的景观,展现了方山特有的秀气,秀丽方山名不虚传。

来源:今日黄岩
作者: 浅蓝色De    时间: 2023-3-27 15:44

作者: 营养早餐    时间: 2023-3-27 17:02
我看了大半,实在太长了
作者: 二月二    时间: 2023-3-28 09:40
从城区出来,一般从东南山麓的古道拾级而上……
方向不对啊,如果以城区而言,从东南方向不错。而以山而言,方山的东南山麓应在椒江路桥的结合处,从黄岩城区登方山,大多从方山的正西侧即九峰公园南侧而上。

作者: 海明达    时间: 2023-3-28 10:54
凉溪不是梁溪吧
作者: 学海无涯    时间: 2023-3-28 14:32
方山顶上塔叫望娘塔。过去1868年叫新定县。当初一片汪洋,塔是导航用的吧。




欢迎光临 黄岩论坛 (http://bbs.0576q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