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标题: 水环境控源提质 | 黄岩:一江沿岸因水兴 [打印本页]

作者: 乘风    时间: 2022-6-6 11:25
标题: 水环境控源提质 | 黄岩:一江沿岸因水兴
民以水幸,城因水兴。近年来,黄岩区锚定水环境控源提质目标,改善永宁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优化永宁江岸风貌。从“靠水吃水”到“守望绿水青山”,黄岩区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建设复合型城市工程。

徜徉永宁江畔,漫步官河古道,“城市阳台”随处可见散步的人群,江岸形成山水相关、城水相辅、人水相依的空间格局。黄岩市民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体现。



永宁绿道
与水为友

作为黄岩“母亲河”,永宁江一直滋养着沿岸人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永宁江下泄入水量锐减,下游河段严重淤积,河道日益萎缩,排涝防洪能力大幅度下降,洪涝灾害频繁。随着永宁江一、二期治理工程的竣工验收,“母亲河”逐渐改头换貌。

近年来,黄岩区系统推进河湖综合治理,在河道生态系统修复上做文章,实施水体调活、生态宜居的水环境改善创新举措。

通过水利建设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该区正逐步实现“以水为媒,人水和谐”的美好愿景。永宁江绿道便是典例。

永宁江绿道下游段位于永宁江东段两岸,西起江北商务区,东至三江口,南北岸总长度27.5公里,涉及4个街道21个村庄。

日前,绿道下游段全线贯通,与原先的永宁江绿道连成一体,惠及人口40多万,进一步带动了沿线区块产业提升、空间重组和人居环境改善,对提升黄岩城市发展能级、加快市区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这条绵长的“城市绿肺”,沿岸亲水平台、休闲设施星罗密布,既改善了沿江两岸的生态,又增加了文化休闲的功能,防洪排涝功能逐渐向文化功能跨界,成为一条复合型游憩绿廊。

漫步绿道,游人如织,江岸线变为绿色生态的滩地、湿地和景观带。人与水为友,与自然共存。

官河古道
梦回宋朝

老城36街72巷,雨碎江南;青石板街,老人在檐下摇着蒲扇。官河古道,风韵犹存。



永宁江绵延千年,它与西江河、南官河、东官河称之“一江三河”,为黄岩护城河。因护城河古时称官河,官河古道因得此名。

朱砂堆断面属东官河,是官河古道治水范畴。曾经,这里时常有垃圾漂在水面,让“古韵”大打折扣。近些年,该区通过河道清淤、水质提升等举措,恢复河道的水系生态环境。

岸上,官河古道工程打造水上航道,建设廊桥、传统商铺、茶楼等市民休闲场所,赋予河道新的生命及个性。同时,改造提升沿河景观带,建设亲水平台、沿河绿廊和慢行步道,实现河道、山、水与城市的融合。



翻开官河古道水路图,沿岸五洞桥、西江闸、老水厂文创园等12个景观错落分布。按照“连线成片、水清可观、岸绿可游、街繁可贸”的建设理念,工程充分体现了古城文化、商业文化、书院文化、滨江文化这四个文化核心,获得游人纷纷点赞。

黄岩区水文化保护传承进一步加强。

“城市阳台” 望江逐云

眼下,黄岩正以“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为切口,高质量推进永宁江科创带建设,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的要求。

“‘老黄岩’都知道,以前水中垃圾成片。”黄岩区五水办工作人员介绍。去年,该区全面完成黄岩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并通过验收。

好水引燕来。如今碧水浩荡,永宁江上架起人行景观桥,晚上霓虹灯亮起,再现“彩虹跨江”盛景。桥梁另一端,通往黄岩“城市阳台”,引进咖啡厅、餐饮商铺等业态,以丰富周边居民的生活日常。



iceberg咖啡厅里,一杯咖啡一本书,游人与江水共度时光。在奇语坊当代艺术空间,专门展现国内外最前沿的当代艺术,整合人文资源,设立展示空间与学术传播平台,助力中国当代艺术的推进。

“城市阳台”附近,朵云书院坐落于此。“将朵云书院置于永宁江畔,便像一朵云在江边升起。”建筑师俞挺说。

该区导入上海文化资源,打造朵云书院·黄岩店,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背景下的“精神共富”。

如今,永宁江畔充斥着人文气息,吸引了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因水而兴,因江而幸,古城焕发出更蓬勃的生机。

来源:台州新闻APP




欢迎光临 黄岩论坛 (http://bbs.0576q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