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标题: 淋川故事多 [打印本页]

作者: 乘风    时间: 2022-5-24 10:49
标题: 淋川故事多
探访留有旧时风貌的老镇




因为“撤扩并”,一些乡镇行政级别和地域范围发生了变化,通常是被“缩小”了,原公社(乡)建制的单位“缩变”成村,如黄岩上辇公社变成上辇村;原是镇建制的,比如本次要探访的温岭淋川原是镇,现在是成为松门镇分属的一个单位——淋川管理区,还有一个管理区叫川北。

那年夏天,我走淋川,问了温岭文化部门工作的一位文友,他说管理区负责人行政级别相当于镇机关中层干部。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无论怎么说,此地原为镇级行政单位,自然留有原先集镇的“体量”,有如老钟停了的钟摆,停在某一时刻。

我来百度一下淋川历史地名:现为淋川管理区,属于松门镇,位于温岭市东南沿海。面积28.94平方千米。人口3.3万。原镇政府驻淋川。

淋川地名以传说得名。清嘉庆《太平县志·叙水》:“淋川,在五都,俗称淋头之。宋高宗自松门登岸,于此遇雨,有雨淋铃之感。”1935年置镇,1946年废。1950年为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置镇。产稻、柑橘、棉花、甘蔗等。海涂养殖业兴旺,产对虾、螠蛏等。有建材、机械、渔网等厂。民间石雕工艺精湛。集市兴旺,海产交易为盛。有公路通市区。

原来,“淋”字出于皇帝宋高宗在此被雨淋过,留下圣迹,于是冠以“淋”字,而“川”字则好理解了,这里有一条河道环绕于此,通江奔海。

淋川主街为后大街,我走了半天,却不见前大街,可能因城建变迁的缘故,另一条老街叫望江路,可见此地有江可望,自然跟地名的“川”字有关联。

淋川被记入抗战史册的另一节点:由温岭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叶海林主编的《温岭抗日战争纪实》一书记载:“1941年古历三月廿七,100多名日本强盗在2架飞机的掩护下,从木耳山登陆。”“第二日(即1941年4月24日)这批强盗自松门到淋川街放火烧屋,直至度爿、咸田等地。淋川街一片火海。”

淋川还是潘姓的一个聚居地,有一年,淋头潘氏宗亲在此恭候来自温州永嘉岭头、乐清大仙人坦、玉环等远道而来的潘氏宗亲,在此参加一场盛大祭祖及圆谱庆典活动。

淋川值得可圈可点的还有到了每年的元宵节,古镇松门举行盛大的巡游活动,其中有舞龙、舞狮、闹花灯、迎财神,还有一项重头戏是“抬阁”。而属于管理区所在地的淋川村有一年来了“全村总动员”,出动600多人,除了舞狮滚龙,还有一支浩大的抬阁队,走过村里各个角落,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钟才结束,从起点出发又回到起点。

淋川,不光故事多,还留着旧时小镇的风貌。

来源:台州晚报
作者: 浅蓝色De    时间: 2022-5-24 10:56





欢迎光临 黄岩论坛 (http://bbs.0576q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