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标题: 黄岩姓氏溯源之郑氏 [打印本页]

作者: 黄岩百晓    时间: 2020-7-15 09:36
标题: 黄岩姓氏溯源之郑氏


郑氏宗祠

郑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七位。这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有出自商王武丁之子子奠之后的子姓,出自姜太公之后的姜姓,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姬姓,以及源于地名为氏和少数民族改姓等。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郑姓历代名人494名,元代黄岩人郑守仁在列。郑守仁,号蒙泉,至正年间白鹤观主持,工诗,有《蒙泉集》。

黄岩郑姓源流众多。有唐代自河南荥阳迁临海再迁下浦郑郑氏;有唐代自荥阳迁闽复迁仙居再迁县西五部郑氏;有宋代自福建莆田迁黄岩庆丰坊(今县前街)复迁方山下壕头(今樊川岗头)郑氏等。

下浦郑氏

下浦郑位于高桥街道东部。原名下浦,唐朝至德二年(757)河南荥阳郑虔在京贬到台州任司户参军,遂家于台,至宋第十八世孙郑良弼由章安郡迁下浦,名其村曰下浦郑。始祖郑虔(685~764),字若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人。诗、书、画俱佳,唐玄宗曾亲题“郑虔三绝”并特设广文馆,任命郑虔为广文馆博士。郑虔与唐代大诗人杜甫乃莫逆之交,杜甫写过许多首咏叹、纪念郑虔的诗,其中就有“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这一千古名句。唐至德二年(757),唐肃宗以三等罪贬谪为台州司户参军,郑虔从河南荥阳迁居台州府城。他到台州后重视教育,以启蒙教化为己任,注重礼仪,他在台州首创官学,推动了台州教育的发展,被称为台州文化的启蒙者。郑虔故后葬临海白石岙金鸡山,临海建广文祠纪念。

下浦郑地处河网平原地带,聚落濒永丰河散布。郑氏族人积极兴修水利,造福乡民。二十七世孙郑保身在高桥头创筑郑家埭,用以蓄洪贮水。明正统间邻村阻放埭水,三十四世孙郑戌入都叩阍得直,郑家埭明时改称郑戌埭,附近十余村均受益。同治年间与邻乡争分埭水,四十五世孙郑焘一言冰释,践行和合文化。下浦郑氏开枝散叶,人丁兴旺,郑戌生有六子,分为六房。五房迁兰溪;三房中有徙螺屿、沙埠叶等;四房中有徙梁胡桥、洋屿、苏楼、羽山、浦口、头陀桥、山下周、凉棚岭、院桥、十里铺、葭芷及玉环等地;六房中有徙横山头、朱家埭、茅畲及玉环等处。族谱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由郑戌创修,清康熙二十四年、道光九年、同治十一年均有续修。光绪三十四年郑愈续修。1948年五修有章育作序,2000年第六次重修共5册。

行第名行49至68世:学茂功就、喜多吉祥、秉志纯全、尚其忠义、锡尔克昌。

见诸志书的郑氏显者有郑涛,字禄德,号润东,咸丰间诸生,创办黄岩“同仁堂”。光绪初捐建南乡宾兴。子郑愈,字拱心,诸生,民国元年县议员。孙郑韫三,曾任山西省图书馆管理员,宁波时事公报馆记者,民国二十八年任县赈济会委员,民众教育馆馆长,著有《图书馆管理学》等。

郑滔(1889~1960)字用柏,号柏存。郑家自其太祖父辈起,好蚕桑业,称“蚕桑世家”。郑滔宣统元年就读于浙江省蚕桑学校,毕业回家后,于1913年与人在黄岩城关横街明因寺旧址创办县农会模范桑园,为黄岩首次有成片新式桑园。他一生献身蚕桑事业,于蚕桑良种发展有巨大贡献。民国五年创立三童乡第十八保国民学校,曾任县农会会长。

郑世经、郑世城、郑世殷三人于康熙二十四年参与续修《下浦郑氏家谱》。郑其昌、郑承行道光九年续修《下浦郑氏家谱》。

今下浦郑除种植水稻柑橘以外,米面加工业非常兴旺,下浦郑面干在周边地区小有名气。

壕头郑氏

壕头郑氏始祖郑嘉范,唐朝人。据民国《黄岩县新志》载:“郑氏原居莆田,宋德祐间二十一世制幹琰,字孟和,以王事至温州来黄省亲,道经桐山,为寇所掠,越年复遭乱离,遂家于邑城庆丰坊。”始迁祖二十一世郑琰,宋德祐元年(1275)访亲由福建莆田迁居黄岩庆丰坊。至二十三世,郑星初为避乱,从庆丰坊迁居方山下壕头,称壕头郑氏。壕头,过去是一个古战场,这里曾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壕头大战。南宋《嘉定赤城志》卷三九:“壕头,在黄岩县南五里,世传汉兵七十二阵没于此,掘地得箭镞之属。”郑星初兄弟郑安初则迁居院桥郑家(今院桥前郑后郑)。支分潘家岙、高洋、浦口杨、苏楼、横泾、寺前郑、县前、西街、妙儿桥及温岭、玉环、象山等地。传今四十三世。行第38至53世名行:权季登朝、宏思广利、丹凤发祥、宜其兴起;字行:宗显道德、允兆亨通、生麟献瑞、辅成有功。

来源:今日黄岩




欢迎光临 黄岩论坛 (http://bbs.0576q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