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标题: 水漫金山年年有 白杨新村家家愁 [打印本页]

作者: 《白杨新村》    时间: 2018-8-18 22:24
标题: 水漫金山年年有 白杨新村家家愁
本帖最后由 《白杨新村》 于 2018-8-18 22:27 编辑

白杨新村小区位于黄岩东城街道,它的西面毗邻电大路,南侧紧挨朱砂街,是一个有几十年历史的老小区。我18岁搬到这里时,它刚刚建成,而今我已年近40。在二十多年的时光荏苒中,无论风霜雨雪,它都是小区居民归家的港湾,不管在外闯荡经历了怎样的悲欢离合,那一栋栋五层小楼在华灯初上时点亮的家家灯火,始终是那些奔波的人们长久的牵挂和依靠。
小区是老了些,但周边基础设施还是很完备的。不仅有海棠社区的“早餐一条街”,还有柔桥菜场和红三红四菜场丰富着人们的餐桌。当你厌倦了灶台上的锅碗瓢盆时,朱砂街两侧每天都爆满的排挡也给了你更多的选择。
除了这些,东城丰富的教育资源也给我们孩子们的入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贴心的规划和各相关部门付出的努力,我们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可白杨新村也和许多老小区一样,有着自己的烦恼。江南一隅,凭山临水,丘陵一脉丰霈的水汽滋养着其间星罗棋布的小城。而蜿蜒的海岸既让我们享受着海洋资源的恩赐,也带来了年年到访的台风。
雨是江南的景,雨也是江南的愁。白杨小区的地下排水系统建成多年,已经难以承担小区排水的重任。加上房屋沉降的因素,哪怕不是台风,只要雨量稍大一些,单元楼的门口都会水漫为患。脏水,臭水随着下水道漫涌而出,直到楼梯之上。每到这时,居民们都只能卷起裤腿,挎上背包,拎着鞋子,左手抱着一胎,右手夹着二胎,“你挑着担,我抱着娃”地回家。既给居民们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四处漫溢的污水也助长了病菌和传染性疾病的滋生。
恳请政府和相关部门帮帮我们,设法改善小区的排水系统,让我们不再于暴风雨中“咫尺天涯,有家难回”~
谢谢~

mmexport1534599516214.jpg (15.5 KB, 下载次数: 26)

mmexport1534599516214.jpg

mmexport1534599518753.jpg (21.56 KB, 下载次数: 26)

mmexport1534599518753.jpg

mmexport1534599521281.jpg (23.32 KB, 下载次数: 27)

mmexport1534599521281.jpg

mmexport1534599523844.jpg (30.99 KB, 下载次数: 27)

mmexport1534599523844.jpg

mmexport1534599527672.jpg (25.18 KB, 下载次数: 25)

mmexport1534599527672.jpg

mmexport1534599530836.jpg (34.42 KB, 下载次数: 25)

mmexport1534599530836.jpg

mmexport1534599533200.jpg (26.35 KB, 下载次数: 25)

mmexport1534599533200.jpg

mmexport1534599535451.jpg (34.55 KB, 下载次数: 27)

mmexport1534599535451.jpg

mmexport1534599537923.jpg (37.23 KB, 下载次数: 23)

mmexport1534599537923.jpg

作者: 黄烟岗    时间: 2018-8-18 23:36
可是,那么古老的房子,叫卖价格不便宜!

排水糸统很难改善的。
其一,周边农田土地本是临时储水池,现在全造了楼,没有蓄水功能了。
其二,现有的排水渠,就只有那些古老的地下道,东官河本身也排水不畅,小区内积水是难免的。
其三,相对地势低。除非整个小区填高l米以上,否则只能和九峰新村一样,一下雨就汪洋大海。为什么?因为周边地势相对高,一下大雨,白杨和九峰都是临时蓄水池!
作者: 黄烟岗    时间: 2018-8-18 23:43
这几个老小区,由于排水糸统古老落后,又地势相对低,以后积水只会加重!!
东官河一下大雨就满渠,根本来不及排。所这几条排水渠的拓宽、改直、挖深,以及临时蓄水池(城郊湖)的添置,很重要。再则,新小区要填高,与永宁江要有地势落差。
作者: 黄烟岗    时间: 2018-8-18 23:58
一下大雨,地势高的地方,雨水排到东官河这些水渠,水渠很快就满渠了。这时候,白杨这些地方的地势与东官河水面基本是平的,水根本排不出去,成了全黄城的临时蓄水池。直到渠水水面下降了,白杨的水才能排出去!
作者: 黄岩老扁    时间: 2018-8-19 05:50
路过看看
作者: 黄岩老扁    时间: 2018-8-19 05:52
城市小区内涝确实对小区居民影响太大了
作者: hyk32286    时间: 2018-8-19 06:39
永宁街也是这样的了
作者: 批发旧丝锥钻头    时间: 2018-8-19 07:28
楼主文采相当OK,或许另铺一条排水管路,专门针对台风暴雨排涝专用。
作者: 超@然    时间: 2018-8-19 09:13
等拆迁呗
作者: 《白杨新村》    时间: 2018-8-19 10:59
一到雨天就怕发大水,地下室的电瓶车都要推出来,怕被淹。又无处可去,只能把电瓶车放在雨中,再盖上雨衣,实在是很让人头疼。
作者: 正义的使者    时间: 2018-8-19 11:04
改造白杨小区的排水系统已不现实

你可以寄希望于东官河改造拓宽,或者直接S2、旧城改造拆迁
作者: 天降林~~    时间: 2018-8-19 11:57
买房的话,区政府周边地势都是高的
作者: 浅蓝色D    时间: 2018-8-19 23:17
黄烟岗 发表于 2018-8-18 23:36
可是,那么古老的房子,叫卖价格不便宜!

排水糸统很难改善的。

那边多少一平
作者: A+乐拖乐生活    时间: 2018-8-20 08:55
以前车库进水每年最多一至两次【每逢大雨+农历15、16】,只从去年东城街道在边上建了拆迁安置房后,今天车库进水已经有七八次了,只要雨稍大些车库就会被淹没。
作者: 《白杨新村》    时间: 2018-8-20 10:03
A+乐拖乐生活 发表于 2018-8-20 08:55
以前车库进水每年最多一至两次【每逢大雨+农历15、16】,只从去年东城街道在边上建了拆迁安置房后,今天车 ...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安置房地基做高了,水都流到我们这了么?
作者: Allen.W    时间: 2018-8-20 11:28
顶你一下,同一个小区的
作者: Allen.W    时间: 2018-8-20 11:29
A+乐拖乐生活 发表于 2018-8-20 08:55
以前车库进水每年最多一至两次【每逢大雨+农历15、16】,只从去年东城街道在边上建了拆迁安置房后,今天车 ...

我看就是这个原因,安置房高度高很多啊, 感觉很多年没有淹过车库了,光光今年就淹了N多次了!!
作者: 黄烟岗    时间: 2018-8-20 17:33
田地是天然的蓄水池。不仅因为地势低,湖泊河池蓄火,而泥土本身就有强大的吸水功能。因此,田地不仅能固定自身的雨水,还能吸纳外面输送来的沟渠河流水。

城市都是水泥柏油,雨水不下渗,只能向低洼处流。
当城市扩建,大量农田造了楼成了市区,而且被填高。农田的蓄水功能消失,雨水只能寻找往低处流窜;再加上排水糸统不畅,与大江大河落差不大;那么,那些相对低洼的小区就成了临时蓄水池,比如白杨九峰。

只要城市继续扩大,而城市排水糸统网统不大力改造,那么老小区的积水只能越来越严重。
当然对新楼盘销售也有好处,可以赶着老居民往其他小区流动,加快拆迁改造。
作者: 黄烟岗    时间: 2018-8-20 17:37
中国的城市,扩容太快,破坏农田就是打造正绩,而水网改造又不给力,所以城市积水几乎是通病。
作者: 黄烟岗    时间: 2018-8-20 17:45
白杨这片的排水,应该是通过东城工业区水网排到永宁江的,可能排水渠太曲折,不直又不够宽,所以流水不太通畅!也可能落差太小,排不出去!或许别的什么原因!
作者: 落花锁尘    时间: 2018-8-25 04:14
以前干活去经过黄岩九峰高架下的路,一到下大雨天,那路上就发大水,我觉得城建重要,水利更重要!为什么近些年到处发水灾?就是没人管水利了!




欢迎光临 黄岩论坛 (http://bbs.0576q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