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标题: 让心年轻,人老才能不服老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前锋    时间: 2018-6-2 09:26
标题: 让心年轻,人老才能不服老
当生理年龄无法改变时,尝试改变自己的心理年龄

    老人们常感慨“人老无用”,或是觉得,老年人在家帮忙做做家务,带带孩子,也就发挥了余生的最大价值。更悲观者觉得,老了无非就是“坐吃等死”。从本质上讲,这些老人是将“年老体衰”看得太重,从根本上就否认了自己的能力。然而,有些老人偏就不服老,偏就不愿意在家做家务看孩子,他们想在没那么老态龙钟的时候做些力所能及,有意义有意思的事。
    六旬老人退休后开启“第二青春”
    临海的葛大爷今年61岁,去年,他和妻子关掉了经营了30多年的鞋店,正式退休。在子女眼中,父母是开始养老了,而葛大爷却更愿意用“开启人生的‘第二青春’”来形容今后的生活。
    葛大爷和妻子年轻时就背井离乡,经营过各种买卖,为了养家糊口,在外奔波辛苦了几十年,常常早上一睁开眼睛就想着新的一天该如何赚钱。好不容易熬到如今,子女各自长大成家,自己也攒了点积蓄,葛大爷觉得,再也不用为了别人而活,可以做些自己年轻时想做却又没时间没能力做的事。
    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考驾照学开车,然后自驾旅游,愉悦身心。这件事遭到了家人的反对,理由是:一把年纪了,手脚不灵活,学开车不安全。但葛大爷觉得,年龄不是问题,起码应让他去试一试,不行,再放弃也不迟。
    因为空余时间多了,葛大爷开始跟儿女学习如何玩微信、微博以及淘宝购物,为了玩得更顺畅,还专门换了个大屏幕的手机。对此,妻子很不理解,觉得老伴退休后简直是有点“魔障”了。
    在妻子眼里,老人就应该在家帮子女带带孩子,然后买菜做饭,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子女无后顾之忧。至于旅游、电子产品等,都是年轻人玩的,老人玩这些则不太适合。但葛大爷认为,自己这辈子,前面三十几年几乎都在为子女奋斗,好不容易退休了,后面的时间应该留给自己,为了更有趣的生活,就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了解年轻人的世界。这样有什么不对吗?
    得知老爸的想法后,葛大爷的子女们开始转变态度,表示支持老爸所做的任何决定。
    心理医生:人老心不老是一件既美好又健康的事
    老年人,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在中国,60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这是从生理角度来界定一个人算不算老年人,但是,老不老,年龄并不是唯一的界限。
    美国斯坦福大学最近有一项研究提出:人的年龄不应该由我们的出生年龄来计算,而是由我们觉得明天可能死亡的概念来计算。
    对此,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陈礼贤表示认同。在他看来,真正的年龄取决于人的心态,取决于是否在快乐地享受生活。如果一个焦虑症的年轻人,总担心自己生病了,可能马上要死掉了,那么他的心态是非常老的,生活的态度也非常老龄化。相反,一些精力活跃的老人,却活得特别潇洒,他们虽然生理年龄大,但是心理却是年轻的。
    衰老对于人来讲是不可避免的,其实,衰老并不只是从有皱纹开始的,更多时候是从心理衰老开始的。很多老年人都对自己周围的事情不感兴趣,面对新鲜事物的第一反应不是好奇而是恐惧,变得兴趣范围狭窄,以自我为中心,主动性不足,不愿改变现状,固执己见,有的还表现为行为缓慢,动作笨拙而不协调等。
    陈礼贤认为,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会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而那些心理年轻态的老年人,生活得会更轻松更愉快,对身体健康也会有一定好处。
    让“心”年轻,也可以事在人为
    陈礼贤认为,年龄无法改变,但可以尝试让心态年轻一些。方式方法,因人而异。
    比如,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一个人有了进取心、理想,并充满希望和奋发向上,就能充满活力。老年人最好正视现实,向往未来,少回顾过去,并可以多看一些喜剧性的节目,多参加一些愉快的聚会,笑口常开,愉快知足。
    参加体育锻炼也是不错的选择。适当地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和加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还可丰富晚年生活,增添生活乐趣,使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有利于老年人提高积极安排好晚年生活的勇气和兴趣。
    另外,老年人要提高认识,懂得心理老化的危险性,要培养乐观开朗、“不服老”的思想。人的心理活动无不与认知有关,只有认识提高,明晓道理,才谈得上树立“人老心不老”的观点和产生老骥伏枥的行为。

来源:台州晚报




欢迎光临 黄岩论坛 (http://bbs.0576q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