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标题: “双11”出厂的飞饼,咋现在就能买到 [打印本页]

作者: 黄岩百晓    时间: 2017-11-1 10:22
标题: “双11”出厂的飞饼,咋现在就能买到
“穿越”食品出自路桥下里桥路的一家食品批发市场,让人惊愕的是一些摊位在公开批发“三无”食品



    “三无”食品是指在市场销售的食品没有厂名和厂址、没有质量合格证,也没有生产日期。
    昨天上午,读者贺先生致电本报民情365,报料称在路桥某大型食品市场,公然批量销售“三无”食品,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希望市场管理部门加强管理。
    记者第一时间暗访发现,公开销售的“三无”食品,主要是零散的小包装食品。
    现场
    飞饼可以买回去,自己贴标签
    昨天上午10点左右,这家位于路桥下里桥路的食品批发市场,虽不是高峰期,依然人来人往,生意火旺。
    根据知情人引导,记者直奔市场东门,以顾客身份,主要暗访这一带的几家食品批发店。
    摊位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食品,大部分是塑料袋包装,而放在地上的是些小零食。
    记者随手抓起一包麻花,透明的塑料袋里,除了一些花纹,没有任何标识。同样,周围许多零食类的,不管是用塑料包装盒,还是塑料袋,上面都没有厂名和厂址,更没有质量合格证。
    “你可以买包装好的,也可以整箱批发。”在位于东门靠南一侧的批发摊位前,一位年轻的女摊主,起初以为记者零买的,态度并不友好,后“得知”也是大批量购买,就显得非常热情。
    于是,记者说要批量购买目前卖得红火的薄饼(也俗称飞饼)。按照摊主的意思,如果购买包装好的,他们帮你贴上标签;如果是整箱批发,自己拿回去再贴标签,两者之间的批发价核算起来差不多。
    “那么,标签到哪里拿呢?”
    “你自己可以打印啊。”
    “那工商查起来,要处罚的吧。”
    “你乡下小店,能管得到吗?”
    ……
    这是记者和女摊主的对话。
    记者注意到,标签虽然写着厂名,是金华某食品厂,但生产日期竟然是2017年11月11日,也就是说,“双11”出厂的食品,已经到市场上了。
    随后,记者拨打了标签上的电话,始终联系不上。
    据了解,该市场内除了有专门出售各种包装袋和包装盒外,也有提供标签打印的业务。但记者找了一段时间,最终没发现。
    “三无”零食主要销售到城郊小卖部
    记者在市场观察半个多小时,发现来购买的大部分是来自乡村或城乡结合部的小卖部。
    “我们那边的人,就喜欢这些东西。”在市场西门口,记者碰到一位穿着红背心,正要驾驶三轮车离开的买主。他很坦然介绍,位于城郊的小卖部不同于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销售对象大部分是农民和民工。
    “吃到嘴里舒服就是,还管外面包装怎么样吗?”“红背心”对记者的疑惑表示不解。
    同样,一位来自椒江洪家的买主也告诉记者,他新开的小卖部,边上大都是租住的民工,平时很少注意食品的质量,特别是零食,一般买到手,打开包装就塞进嘴里,哪里还去关注生产日期呢?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让人最为担心的是一些前来批发购买的小卖部就在学校边上。
    在一家卖小金果的摊位,记者悄悄看了送货单,上面的地址:路桥金清某条路附近。记者百度后发现,边上就有一所小学。
    “这些东西只销往乡下和郊区,而且生意还很好呢。“洪先生过去也在市场从事批发,目前已退出,根据他的经验,如果市场管理稍微放松一些,这些”三无“食品就会从地下转到地上。
    调查
    批零价差大,“三无”食品利润惊人
    那么,在批发市场,一些长期经营的摊主为何敢公开销售“三无“食品呢?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管理环节松懈,或没有到位,主要是利润高。
    调查中,记者特别注意面包价格——手掌大小,体量差不多的两块面包,如果来自正规的厂家,有合格证和生产日期的,批发价为3.5元,前来批发的买回去后,最多能卖到4元。如果是“三无“面包,批发价就只有1.5元,拿回去就同样可以卖3元以上,利润惊人。
    “利润这么高,难怪生意如此红火。”知情人张先生说。
    最后,为了验证在市场所闻所见,记者随后走访市场周边的一些小卖部,包括糕点、烧烤类的零食,零售价比批发价,基本是翻一番,而正规包装的,利润空间就少了许多。
    另外,在调查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些城乡结合部的小卖部,自身有着特殊的门道,除了从市场批发“三无“食品外,还有直接从加工点拿货,这样的货源渠道就更加神秘,更令人担忧了。
    采访手记
    杜绝“三无”食品要从源头抓起
    据调查,现在的一些学校周围的小摊点上,垃圾食品、“三无”食品比比皆是。
    我们说的垃圾食品指的是方便面、火腿肠等高热量、低营养的食品;“三无”食品是指无产品名称、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薄弱,自我约束能力差,把垃圾食品、“三无”食品当零食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这些食品不但缺少营养,而且含有激素,不符合卫生标准,食用后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现在,在市场内,有人公然批发“三无”食品,不得不令人警觉。在此,我们强烈呼吁学校加强教育,劝导孩子远离“三无”食品,关键是相关部门要重拳出击,从源头上彻查“三无”食品。

来源:台州晚报
作者: ′浮华若梦つ    时间: 2017-11-1 10:26

作者: mysky0008    时间: 2017-11-1 14:00
严厉打击。
作者: 498008    时间: 2017-11-1 15:53
{:1_316:}




欢迎光临 黄岩论坛 (http://bbs.0576q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