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标题: 凡事到极至,伤也会痛 [打印本页]

作者: 生無可戀    时间: 2008-8-15 09:37
标题: 凡事到极至,伤也会痛
还有一种爱,叫离开
曾经以为自己的爱情能够长久,
曾经以为真心的付出就能够换来幸福。
其实错了......爱情给的唯一的东西就是背叛,无情的背叛!
曾经是那么相爱的两个人,转眼陌路。
留下的是残缺不全的记忆和心痛。
没有想到结局会是这样,曾经的海誓山盟,
曾经的天长地久转眼都成了飞灰。
还记得他口中的永远,让我恍若梦中,
但梦醒的时候,才发觉他早已离开。
曾经在心中千万次的乞求她回来,回到我的身边,
回来修补我早已残缺不全的心,
但我知道那不可能。
经常惊醒于午夜梦回的黑暗中,我的心都好痛,
是思念一个人的疼痛,看着夜空中的星星,
想着远方属于你的夜,
你还好吗?一直都快乐吗?
没有我在身边是不是
有另外一个人去关心你,爱你呢?
现在唯一的愿望只是希望再见你一面,
但我又怕见你,怕见到你,
我的心又会再一次的被捏碎。
我只有对自己说不要再去想他,不要再想了,^
虽然他的影子从未离开过。
生活还是要过的。
其实有种爱叫作离开。
再见了,我的爱人。。。
如果你也是和我一样的话,朋友,
我希望你看开点,
离开不全是坏事,雨过总会天晴的....

http_imgloadhu.jpg (58.82 KB, 下载次数: 27)

http_imgloadhu.jpg

作者: _/′↗赱綉    时间: 2008-8-15 09:45
怎么像是我的心声  ?
有时候嘴在逞强 泪在投降 ...
作者: 大康爱情广场    时间: 2008-8-15 09:47
好文章,顶了
作者: _/′↗赱綉    时间: 2008-8-15 09:47
写的好   再顶顶!
作者: 生無可戀    时间: 2008-8-15 09:48
原帖由 _/′↗赱綉 于 2008-8-15 09:47 发表
怎么像是我的心声  ?
有时候嘴在逞强 泪在投降 ...

为什么女人都这样的呢,
作者: 四夕西小野    时间: 2008-8-15 09:48
为什么真心爱总是爱不到自己最爱的人???
作者: _/′↗赱綉    时间: 2008-8-15 09:51
原帖由 襬倪寵壞 于 2008-8-15 09:48 发表

为什么女人都这样的呢,


其实可以说每个人都会这样了
主要是你自己能否想开点
记住 : 没有什么事是不开心的 除非你自己那样认为

[ 本帖最后由 _/′↗赱綉 于 2008-8-15 09:53 编辑 ]
作者: 生無可戀    时间: 2008-8-15 09:56
原帖由 四夕西小野 于 2008-8-15 09:48 发表
为什么真心爱总是爱不到自己最爱的人???

对啊,为什么就这么难呢,是不是感觉过了,就没有爱情了呢
作者: 边缘主角    时间: 2008-8-15 10:27
心假装幸福  痛怎么掩饰?
作者: 佳佳    时间: 2008-8-15 12:13
伤到了极至了
还会有感觉吗
知道欲哭无泪吗
作者: 生無可戀    时间: 2008-8-16 10:03
原帖由 佳佳 于 2008-8-15 12:13 发表
伤到了极至了
还会有感觉吗
知道欲哭无泪吗

心会很通了
作者: 罗刹    时间: 2008-8-17 03:24
凡事太尽,缘份早尽.
作者: 霸天虎    时间: 2008-8-17 03:28
帖子我没看qq013 顶下,拿点分而已,闪人!
作者: 那远去的背影    时间: 2008-8-17 12:33
爱的宣言,火般的燎原,雨水的无情,都刻画记忆,幸福曾那么接近,却又变的如此遥不可及,渐渐飘散,不见 。。。。
作者: 城市之间    时间: 2008-8-17 12:36
太深奥了看不懂qq010
作者: 阿毅    时间: 2008-8-17 12:43
风雨过后见彩虹!!
作者: 那远去的背影    时间: 2008-8-17 12:50
原帖由 阿毅 于 2008-8-17 12:43 发表
风雨过后见彩虹!!

并不是每次风雨过后都能见彩虹的~~~
作者: 那远去的背影    时间: 2008-8-17 12:52
原帖由 阿毅 于 2008-8-17 12:43 发表
风雨过后见彩虹!!

并不是每次风雨过后都能见彩虹的~~~
作者: 一个人的烨    时间: 2008-8-17 12:53
懒的看就来顶一下
作者: 骄傲@公主    时间: 2008-8-19 11:27
爱的越真,爱的越深,受的伤就越痛,有时候想想我们当初为什么就那么的死心塌地对他。现在唯有放弃,才会让自己的心回到平静........




欢迎光临 黄岩论坛 (http://bbs.0576q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