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见习记者林 鸿 驱车行驶在环长潭水库公路,几乎相隔不到一公里,就能见到立于库区沿线主干道的宣传警示牌和宣传标语。 类似的宣传警示牌多达300多幅,宣传标语达80多条,既温馨地提示着到库区的市民注意人身安全,也成了一道靓丽醒目的风景线。 作为台州的“大水缸”,保障长潭水库水质安全就是保障全市300万居民的生命健康。显然,警示和告诫,仅仅是为保障长潭水库水质安全所做的第一步。 水质保护:把好饮用水安全关 记者从长潭水库管理局了解到,从1997年开始,为及时掌握水库水质变化情况,台州市水利局开始对长潭水库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省水环境检测中心台州分中心在长潭水库设立了3个基本站点,并于2007年建成投资200多万元的水质监察站,及时、准确掌握长潭水库水质动态状况。 水质保护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涵养水源,在长潭水库二期移民工作完成后,长潭水库管理局共征收移民山林3.4万亩,并对这些光山、疏林山先后投资数百万元进行封山育林、绿化造林,整理种植经济林,实行山林管护承包责任制。经过20多年的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和其迎水面区域地面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98%。可以说,此举既打造了库区如诗如画的旖旎风光,也为保证库区环境和生态平衡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长潭水库淡水养殖水面达3万多亩,库区每年按常规放养6.5万斤花白鲢鱼苗,放养比例为3:1。据介绍,这个比例能有效抑制藻类发生,达到生物治水目的。2001年以来,库区每年放养大规格花白鲢鱼种6.5万公斤。 环境整治:截住源头污染 库区周边居民向记者反映,每逢下大雨或山洪暴发,长潭水库上游就会冲刷下大量杂物。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冲入库内的垃圾近千吨。针对这个情况,2001年长潭水库管理局在宁溪港温潭投资2万元设置500多米的拦污网一条,并落实专人定期清理垃圾。 与此同时,该局于同年对库区周围禽养殖情况进行调查、摸排。通过市、区两级的装箱整治清理,对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普查,造册登记,由环保部门对入库排污口进行了全面关停治理,并对库区农家乐经营点进行全面调查。 据介绍,今年下半年,该局将在上垟乡前沿、下方两村进行退耕还林建设,总投资2000多万元。同时,在瑞岩溪实施入库溪流建设,该工程总面积为836亩,总投资2800多万元。 执法规划并举:打造水质保护伞 今年4月26日,黄岩区城管行政执法分局长潭库区执法大队挂牌成立。作为长潭水库自1995年成为台州市法定饮用水水源地以来的首支水源保护的专职队伍,该大队除行政执法职能外,还将拥有从区农业、环保、卫生等职能部门划转的相关职能,有望一改以往长潭水库水政、渔政执法中缺乏执法权限而带来执法效果受制约的弊端。 自《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实施以来,市、区两级水利部门多次重拳出击,依法严厉打击违章建房、穿库修坝、非法采砂取土及钓鱼、偷鱼、毒鱼等各类水事违法案件,从而确保库区不被侵占,保证水体水质。 此外,长潭水库管理局通过委托浙江林学院、省环科院等单位,对长潭水库污染源进行研究,制定了库区林相改造规划,并制定长潭水库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开展库底清淤研究。去年,黄岩区政府和市环保局还委托清华大学制订了长潭水库水质保护中长期规划。 |
25541337879262937.jpg (67.6 KB, 下载次数: 58)
欢迎光临 黄岩论坛 (http://bbs.0576q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