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这个农民不简单,把西瓜种到国外去了!
本帖最后由 遗城落梦 于 2018-12-11 19:33 编辑“70后”牟官顺,是黄岩北洋镇罕溪头村村民。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牟官顺凭借一手娴熟的种植技术,闯遍五湖四海。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在缅甸热带丛林中,成就了自己,也给当地百姓带去了工作机会、种植技术。
虽然已经进入年底,但缅甸密支那的气温仍有20℃,日暖风轻,最适宜西瓜生长。走进牟官顺的种植大棚,一个个麒麟瓜隐藏在瓜叶之下。牟官顺蹲下身子,张开手掌比了一下,西瓜好像又比前一天“胖”了一些,轻轻拍几下,声音低沉厚实。再过几天,今年第一茬西瓜就能采摘了。
看着地里翠绿滚圆的西瓜,牟官顺想起4年前他第一次来缅甸时的情景……
那是2015年5月的一天,牟官顺受邀到缅甸密支那考察。当牟官顺看到密支那的大片耕地时,他当即决定参与中缅农业合作项目,在缅甸进行“替代种植”。牟官顺租下400亩土地,成了台州在缅甸密支那“追着太阳种西瓜”的第一人。
牟官顺介绍说,缅甸有大片农田,可以种一年换一地。而且,这些地没什么病菌,种植西瓜不需要洒农药,绿色品质也使得价格可以高一些。同时,缅甸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一般大棚瓜的种植成本每亩只要5000元,不搭大棚的‘露地瓜’更是只要3000元,与国内相比有很大的优势。
牟官顺说,种西瓜靠天吃饭,天气、市场决定收成,谁也不能保证收入。2016年天气条件好,大概赚了200万元;2017年,他扩大经营,租了700多亩土地,结果天气不好,西瓜的坐果率很低,忙了半年只能保本。”
原先,牟官顺一年只种一季,今年他尝试种两季,但这也意味着他留在缅甸的时间更长了。今年,他8月底就到了,那时还是雨季,他先用一个月时间开发、平整土地,等到9月中下旬,缅甸进入旱季,就可以下种子了。
11月,第一批西瓜开始采摘。接着,埋下种子,到明年3月又可以收获一批。对于今年的收成,牟官顺很有信心,今年可以说是种得最好的一年了。国内西瓜市场价格开始上涨,预计收购价格能达到4000元一吨。
西瓜地里,从台州来的农艺师和几个当地小伙子正蹲在一个即将成熟的西瓜旁。通过翻译,农艺师向小伙子们传授台州人的种瓜诀窍。牟官顺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缅甸农民也能种出甘甜可口的西瓜,并把它们销往世界各地。
来源:黄岩发布
老牟,赚钱了去小勐腊去玩玩就不往人生辛苦了,跟你在的地方也不远 挣了很多钱. 挣了好多钱 {:1_316:} 200万 {:1_145:}{:1_145:}{:1_145:} {:1_141:}{:1_141:} {:1_316:} 不简单,带带我去挣点钱,. {:1_161:}{:1_161:}{:1_161:}
页:
[1]